时间: 2025-04-26 07: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2:48
东园何所乐,所乐非尘事。
野竹乱无行,幽花晚多思。
间窥鱼尾赤,暗辨蜂腰细,
树影密遮林,藤梢狂罥袂。
潘蔬足登膳,陶秫径取醉。
幸获我汝交,都忘今昔世。
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
东园中有什么乐趣呢?那些乐趣并非尘世间的琐事。
野生的竹子杂乱无序,幽静的花朵让我在晚间多了几分思绪。
偶尔从缝隙中窥见鱼尾般的红色,暗中分辨出细如蜂腰的花蕊。
树影密密遮住了森林,藤蔓在狂风中卷动着衣袖。
潘氏的蔬菜足够做膳食,陶渊明的酒可随意取醉。
幸而能与你交好友谊,已然忘却了今生与往世。
欢声笑语中捧着美玉,愿以松麻为伴。
作者介绍: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诗人,官至宰相。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清新婉约,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晏殊仕途中期,正值他在政治上相对顺利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表达了他对友情和生活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烦扰的超然态度。开篇即以“东园何所乐”引出主题,抒发内心的宁静与乐趣,并与尘世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理想。诗中的“野竹乱无行”和“幽花晚多思”描写出一种自然的随意与宁静,令人联想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在后面的描绘中,细致入微的意象,如“鱼尾赤”和“蜂腰细”,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动而细腻的美。
整首诗在情感上逐渐深化,从欣赏自然的乐趣到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最后以“都忘今昔世”表达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人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令人品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尘世的淡泊与超然,体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和闲适生活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园”象征什么?
A. 尘世琐事
B. 自然和宁静
C. 友情
“所乐非尘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追求物质
B. 超然淡泊
C. 忧愁烦恼
诗中哪一句描写了自然景色?
A. 幸获我汝交
B. 鱼尾赤
C. 皆忘今昔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