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57
《挽太平赵倅三首》
薄俗纷纷不再淳,
吁嗟公子独振振。
从知为善身心乐,
不惮分财手足亲。
韦布几人勤礼遇,
杯盘一笑见天真。
苍苍谁谓浑无信,
千里名驹已绝尘。
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感慨,认为当今世俗纷繁复杂,不再淳朴。诗人感叹,只有公子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高尚。真正懂得善行的人,身心自然快乐,不怕分财与亲朋。昔日的礼遇如韦布般稀少,然而在酒杯与盘子之间的微笑,却展现出一种纯真的天性。苍天啊,谁说世间没有诚信呢?那千里之马早已在尘埃中留下了身影。
刘宰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清新婉约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人性的真善美,关注社会风气,对当时的时事多有反映。
《挽太平赵倅三首》是刘宰为悼念赵倅而作,赵倅是一位被尊重的人物,因其高尚的品德和对社会的贡献而受到人们的怀念。诗中表达了对赵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世俗风气的批判和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开篇以“薄俗纷纷不再淳”引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的失望,认为人们的道德标准已经逐渐降低。接着,“吁嗟公子独振振”则转向个体,诗人赞美那些仍坚持高尚道德的年轻人,强调了道德的珍贵。
诗人在后面几句中通过“从知为善身心乐”的描述,指出真正懂得善良的人能找到内心的快乐,而不怕与亲近的人分享财富。这种情感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信任的渴望。
最后,诗人通过“苍苍谁谓浑无信,千里名驹已绝尘”呼应开头,表达了对信任和诚信的珍视。在这纷扰的世俗中,即使有优秀的人才已然消失,但诗人仍然相信在内心深处,依然存在着信任与真诚的光芒。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高尚品德的推崇与对世俗风气的批判,体现出诗人对道德与信任的深切思考,表达了对优秀品质的向往。
诗中“薄俗”指的是什么?
A. 纯朴的社会风气
B. 复杂的世俗风气
C. 传统的文化
诗人对“公子”的态度是?
A. 讽刺
B. 赞美
C. 中立
“千里名驹”在诗中是用来比喻什么?
A. 劳动者
B. 优秀人才
C. 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