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2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24:17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在这万里秋光中,游客的兴致渐渐减弱,和我同游的朋友们在重阳节这天都惋惜岁月流逝。高台上,视野无限,尽可以欣赏到远方的枫叶;而院子里一片清净,又何必坐着看那菊花呢?对着酒杯,迎风独自敞开衣襟,帽子被风吹落,我不禁微笑,谁又能在意呢?诗作完成后,大家都赞叹不已,回去时,天边霞光满溢,令人留恋。
“九日”即重阳节,古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的习俗,是庆祝秋天丰收的节日,寓意长寿。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情感。
作者介绍:沈辂,清代诗人,以骈文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并寄托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与友人登高赏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友情的珍惜。
《九日登高台寺》是沈辂在重阳节时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与聚会的情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语言流畅,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开头两句以“万里秋光”和“同人九日”引入,描绘出秋天的辽阔与重阳节的氛围,接着用“台高不尽看枫叶”展现出高台的视野和秋天的美丽,诗人在此抒发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中间的“对酒披襟形独放”,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展示了诗人洒脱的个性。最后两句“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则展示了诗人和友人们在一起的快乐氛围,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不仅有着浓厚的秋天气息,还有着对友谊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万里秋光”中“万里”指的是:
A. 远方的风景
B. 广阔的秋天
C. 人生路途
重阳节的习俗主要是:
A. 赏花
B. 登高
C. 吃饭
诗中“对酒披襟”体现了诗人的:
A. 忧愁
B. 洒脱
C. 忍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