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偕沈濬之饮天长寺昌上人所》

时间: 2025-04-27 15:25:12

诗句

佳节青山懒去登,共缘西郭访名僧。

壶虚暗滴莲花漏,衣薄寒生柿叶绫。

拟薙白头归净社,欲留红日系长绳。

与君且尽杯中物,有约重来恐未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5:12

原文展示:

佳节青山懒去登,共缘西郭访名僧。
壶虚暗滴莲花漏,衣薄寒生柿叶绫。
拟薙白头归净社,欲留红日系长绳。
与君且尽杯中物,有约重来恐未能。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佳节里,我懒得去青山登高,决定与友人一起到西郭拜访名僧。
壶中酒水渐渐滴落,仿佛是莲花的露水,衣薄寒冷的天气让柿树叶子变得稀薄。
我想剃掉白发回归清净的寺院,想把红日留住,系在长长的绳索上。
与君共饮杯中美酒,然而我们约定再相见,恐怕未必能如愿。

注释:

  • 佳节:指的是节日,通常指重阳节。
  • 青山:指的是山峰,常与登高相关,象征着节日的习俗。
  • 西郭:西城外,古时城市的围墙。
  • 名僧:著名的和尚,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智慧。
  • 壶虚:酒壶空了,暗示酒快喝光了。
  • 莲花漏:比喻酒水从壶中滴出,像莲花的露水一样清澈。
  • 白头:指年老,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净社:指的是清净的寺庙,象征归隐的愿望。
  • 红日:指太阳,象征希望与美好。
  • 杯中物:指酒,象征友情和快乐。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寓意长寿,常与登高、赏菊相关。
  • 剃发归隐:古代士人为了追求清静的生活,常常选择剃发出家,表达对尘世的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泰,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以此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和名僧的敬仰,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句“佳节青山懒去登”就点明了节日的氛围,青山的美丽却让人感到懒惰,似乎想要逃避登高的繁琐,转而选择一种更为宁静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共缘西郭访名僧”,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起追寻心灵寄托的愿望,名僧的形象象征着智慧与清净,是人们向往的理想境地。

“壶虚暗滴莲花漏”,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了酒水的流逝,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衣薄寒生柿叶绫”则用寒冷与薄薄的衣衫,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情感,令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带来的寒意与内心的凄凉。接下来的“拟薙白头归净社”,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想要剃去白发,回归平静的寺庙生活。

结尾的“与君且尽杯中物,有约重来恐未能”,更是点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无奈。即使有约重逢,现实却可能无法如愿。整首诗在描绘节日氛围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哲思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佳节青山懒去登:在重阳佳节,青山的美丽让我懒得去攀登。
  2. 共缘西郭访名僧:我与友人一起相约去西城外拜访那位名僧。
  3. 壶虚暗滴莲花漏:酒壶已空,酒水悄然滴落,如同莲花上的露珠。
  4. 衣薄寒生柿叶绫:衣衫单薄,寒气袭来,柿叶在秋风中显得稀疏而脆弱。
  5. 拟薙白头归净社:我想剃去白发,回归到那清净的寺庙。
  6. 欲留红日系长绳:想将红日系在长绳上,留住这美好的时光。
  7. 与君且尽杯中物:与朋友一同尽情享用杯中的美酒。
  8. 有约重来恐未能:我们约定下次再见,但害怕未必能如愿以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壶虚暗滴莲花漏”,形象地描绘了酒水的流逝。
  • 对仗:如“佳节青山懒去登,共缘西郭访名僧”,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 象征:白头象征着年老和人生的无常,红日象征希望和美好。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描写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人生的旅途。
  • 名僧:象征智慧与清净,表达对精神寄托的向往。
  • 莲花:象征纯洁和美好,酒水的滴落如同美好的瞬间流逝。
  • 白头:象征年老和时间的流逝,传达出对人生的感慨。
  • 红日:象征希望与美好,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泰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西郭”指的是哪里?

    • A) 西边的山
    • B) 西城外
    • C) 西方的寺庙
    • D) 西边的河
  3. 诗中“拟薙白头归净社”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追求名利
    • B) 回归清净的生活
    • C) 继续游历
    • D) 与友人聚会

答案:

  1. C) 刘泰
  2. B) 西城外
  3. B) 回归清净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关于重阳节,表达思乡情怀的作品。

诗词对比:

  • 刘泰《九日偕沈濬之饮天长寺昌上人所》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诗都在重阳节这一背景下,前者更侧重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后者则是对亲情的思念,风格上各有不同,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重阳节文化历史》

相关查询

南乡子·集调名 南乡子·路入南中 谒金门 赋玉簪 谒金门 其一 谒金门 谒金门(醉花春) 谒金门 其五 送春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寄曼叔桂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一搭一档 田字旁的字 忙迫 牛山之悲 隶字旁的字 优拔 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钟的成语 赤字旁的字 宅邸 首字旁的字 成群结队 内童 不义之财 慈命 海角天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