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13
九日醉吟
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虽然心中有恨,鬓发却已苍白,菊花却依然在秋天怒放。身为地方官员,年年重阳节却只能独自感叹。剑匣里满是尘埃,关在笼中的鸟儿似乎也感受到时光的漫长。我像渔夫一样笑对人生,任凭门前的雀鸟自由飞翔。问候病中的朋友留我共饮,偶尔吟唱,举杯畅饮。叹息时局的变化,怀念曾经的朋友和往事。对于老去我无能为力,面对烦恼或许有办法,但不如学习王绩的醉酒生活,唯有醉酒才能让我感到归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擅长写生动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关注民生疾苦。他的作品影响深远,被后世称为“诗王”。
《九日醉吟》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借此节日反思自己的人生,感叹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孤独。重阳节是传统的敬老节,诗人在此时刻更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联系的重要性。
《九日醉吟》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孤独。尽管心中充满怨恨,但菊花依旧在黄叶飘零的秋天中绽放,这种坚韧反映了生命的顽强。
诗中提到的“剑匣尘埃满”,暗示了诗人年华的逝去与未能实现的理想,剑的尘埃象征着未能施展的抱负与失落的时光。随后描绘的“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渔夫的笑声仿佛在嘲弄世俗的纷扰与压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与友人的互动,体现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命的感慨。通过“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诗人将个人的孤独感与对友谊的渴望结合在一起,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暖。
最后,“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诗人承认老去是无可奈何的事实,但面对烦恼或许可以通过饮酒来解愁,这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更是对人生的一种解脱。整首诗在感叹生命无常的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洒脱。
全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人生、友情、老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生活的洒脱态度。诗人虽感叹岁月流逝,但同时也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九日醉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在几月几日?
诗中“奈老应无计”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