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1:47
烈烈鸑鷟吟,铿铿琅玕音。
枭摧明月啸,鹤起清风心。
渭水不可浑,泾流徒相侵。
俗侣唱桃叶,隐士鸣桂琴。
子野真遗却,浮浅藏渊深。
这首诗开头描写了鸑鷟(即一种鸟类)的高亢鸣叫和琅玕的清脆音响,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丽。接下来,诗人提到枭鸟在月光下的啸叫和高洁的白鹤随风而起,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接着,诗中提到渭水与泾水,强调了二者的不同。虽同流而行,但渭水清澈,而泾水则被污染,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心灵的隔阂。最后一联则表达了隐士与世俗的对比,隐士在清幽的环境中弹琴,而世俗之人则在唱歌,暗示了隐士的高洁与追求的深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孟郊(751-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孟贾”。他一生坎坷,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未中,最终在晚年得以任职。孟郊的诗歌以情感真挚、风格独特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孤独与隐逸的主题。
《答昼上人止谗作》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常常感受到来自世俗的压力与谣言的攻击。这首诗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持守的向往,同时也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
这首诗展现了孟郊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观察与思考,开篇以“烈烈鸑鷟吟”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境界,体现出诗人对自由与高远的追求。自然界的声音与景象在诗中构成了和谐的乐章,正如诗人的内心所向往的清净生活。
在对比中,诗人呈现了世俗与隐逸之间的冲突,渭水与泾流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隐士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显出隐者的高洁与世俗的喧嚣。
最后,诗人在“子野真遗却,浮浅藏渊深”中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深刻理解,浮浅的世俗生活无法与内心的深邃与宁静相比。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字句凝练,意象深远,充分展示了孟郊作为一位深思熟虑的诗人的独特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自然与人事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鸑鷟”象征什么?
A. 传统
B. 自由与高远
C. 凶鸟
“渭水不可浑”的意思是?
A. 渭水很浑浊
B. 渭水清澈
C. 渭水流淌
诗中“隐士鸣桂琴”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厌世
B. 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C. 对世俗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