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3:31
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作者:孟郊 〔唐代〕
贫孟忽不贫,请问孟何如。
卢仝归洛船,崔嵬但载书。
江潮清翻翻,淮潮碧徐徐。
夜信为朝信,朝信良卷舒。
江淮君子水,相送仁有馀。
我去官色衫,肩经入君庐。
喃喃肩经郎,言语倾琪琚。
琪琚铿好词,鸟鹊跃庭除。
书船平安归,喜报乡里闾。
我愿拾遗柴,巢经于空虚。
下免尘土侵,上为云霞居。
日月更相锁,道义分明储。
不愿空岧峣,但愿实工夫。
实空二理微,分别相起予。
经书荒芜多,为君勉勉锄。
勉勉不敢专,传之方在诸。
这首诗表达了孟郊对卢仝归来的欣喜与对书信的珍视。他感慨自己贫困的状况忽然改变,想请教卢仝的近况。卢仝的船载着书籍归来,航行在清澈的江水与碧绿的淮水之间。信件在夜里送达,如晨光般明亮而清晰。他希望能为家乡的仁德传递更多的文化与知识。诗中提到他愿意在书庐中学习,拾遗补缺,消除内心的空虚。希望能在道义上有所积累,不愿空谈,而是希望通过真实的努力来传承知识。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君复,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化繁荣时期,卢仝的归来象征着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播。孟郊借此表达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精神追求。
孟郊的《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对知识渴望的诗篇。诗中通过对卢仝归来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对书籍与文化的珍视。开篇以“贫孟忽不贫”引入,表达了自己在精神上富足的感受,紧接着通过对书船归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富有希望的氛围。
诗中“江潮清翻翻,淮潮碧徐徐”两句,描绘了江河的美丽与流动,象征着知识的流动与传播。夜信与朝信的对比,表现出信件传递的及时与重要,显示出诗人对友人近况的关注与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后半部分中,诗人通过对“拾遗柴”和“巢经”的渴望,表达了对学习和知识的追求,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最后几句则反映出诗人对道义和真实努力的追求,对空谈的拒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归来的喜悦与对书籍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忠诚和关心的情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书船的归来不仅是物质的到达,更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传统文化中,书籍被视为知识和智慧的象征,而江河则是文化交汇的载体,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文化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卢仝”是什么身份?
诗中“夜信为朝信”表达了什么?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实现理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