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2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21:10
早见高皇宇宙新,
耄年犹作太平民。
虚名仅可欺横目,
戆论曾经犯逆鳞。
原野暮云低欲雨,
陂湖秋水浩无津。
萧条生计君无笑,
一钵藜羹敌八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晚年仍心系国家的情怀。早年间我曾看见宇宙的变化,虽然年事已高,依然希望能为太平百姓做些事情。那些虚名只会令人徒劳无功,愚蠢的言论曾让我触及了禁忌。眼前的原野上,暮云低垂,似乎要下雨;而湖水在秋天却显得无边无际。生活清贫,您却未曾露出笑容,一碗藜麦粥也能抵得上八珍美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本诗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依然关切国家命运的情怀,尽管生活清贫,但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
《野兴》创作于陆游的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虽然身处困境,却对生活和国家充满思考,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百姓的关爱。
陆游的《野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他虽年迈仍然关心国家和百姓的情怀。诗中开头两句,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对宇宙和国家的思考,显示出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憧憬。接着,诗人以“虚名”和“戆论”自嘲,表明自己对虚荣和愚昧的厌弃,凸显出他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一种苍凉与孤独的情感。暮云低垂,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浩无津”的秋水则象征着无尽的忧虑与无奈。最后一句“一钵藜羹敌八珍”,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清贫的生活,更隐含着他对物质享受的淡薄与精神追求的重视。这种深邃的情感让整首诗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坚持,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与担当。
诗词测试:
陆游的《野兴》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的“藜羹”象征什么?
“虚名仅可欺横目”中“虚名”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