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不得登修觉山,径》

时间: 2025-05-07 07:27:15

诗句

离合纷纷怕远游,远游仍怕赋登楼。

何须一望三千里,望尽西州转更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15

原文展示: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不得登修觉山,径
(范成大)

离合纷纷怕远游,
远游仍怕赋登楼。
何须一望三千里,
望尽西州转更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游和登高的犹豫与焦虑。即使在纷扰的离合中,我也害怕远游,而远游后又担心无法再登高望远。何必去看那遥远的三千里,越是望向西州,心中的愁绪更是加重。

注释:

  • 离合:指人们的聚散和关系的变迁。
  • 远游:指出行远方。
  • 赋登楼:这里的“赋”是指赋诗,表达了作者对登楼写诗的渴望。
  • 一望三千里:意指远眺三千里之外的景象。
  • 西州:指西方的州郡,寓意遥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居士,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范成大在新津遇雨之时,因而未能登上修觉山,表达了他对远游的犹豫和因雨而生的愁苦。这一情境加深了他对远方景物的思考,折射出他内心的忧虑与孤独。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远游”和“登楼”的反复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离合纷纷怕远游,远游仍怕赋登楼”,揭示了诗人对人事变化和自然景观的复杂情感。在纷扰的生活中,尽管对远方充满向往,但又因不确定的旅途而感到焦虑。接下来的“何须一望三千里”,则是对远游的反思,表达了即使身处高处也难免因目光所及而生愁苦的感受。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由和束缚、希望与失落之间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离合纷纷怕远游:人事的变迁让我对远行感到恐惧。
  2. 远游仍怕赋登楼:即使出行,仍然害怕无法写下心中的感受。
  3. 何须一望三千里:不必去远望三千里的景色。
  4. 望尽西州转更愁:越是看向遥远的西州,心中的愁苦愈发加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离合纷纷”和“远游仍怕”,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人生的聚散比作远游,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远游的犹豫与对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变化的无奈与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游:象征追求自由与未知的旅程。
  • 登楼: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渴望从高处俯瞰人生。
  • 西州:代表遥远的理想与希望,但同时也是愁苦的来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离合纷纷”指的是什么?

    • A. 人事的变化
    • B. 旅行的过程
    • C. 自然的景象
  2. 诗人为什么怕“远游”?

    • A. 因为天气不好
    • B. 因为人事纷扰
    • C. 因为没有伴侣
  3. “望尽西州转更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的渴望
    • B. 对遥远的忧虑
    •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者都表现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思,但陆游的诗更强调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范成大的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成大集》
  • 《古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汴城 经费拾遗旧隐 沁园春 春草 清平乐 柳絮 长相思 望江南 鹦鹉词 过东郊故园追和家大人韵 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庵夫子志别 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纸黑字 靑字旁的字 席具 包含鲈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亿则屡中 深閟 几字旁的字 下笔不休 长命富贵 欝伊 靣字旁的字 玉砌雕阑 铿锵顿挫 尸字头的字 鞣制 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