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3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38:08
《采莲》
作者:范成大 〔宋代〕
溪头风迅怯单衣,两桨凌波去似飞。
折得苹花双叶子,绿鬟撩乱带香归。
在溪头,风吹得很急,让人不敢穿单薄的衣服;两只桨划动水面,像是在飞翔。
我折了两片苹花,手中夹着,回家的路上,绿发随意披散,香气四散飘荡。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采莲”本身是一种传统活动,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青春、美好、纯洁的情感。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梅溪,江苏无锡人,南宋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范成大中年时期,社会较为安定,诗人常常游历于山水之间,感受自然之美与田园生活的乐趣。本诗表现了采莲这一活动中的轻松与愉悦,反映了当时人们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怀。
《采莲》是一首典型的描写自然与人活动的田园诗。诗中描绘了采莲女子在溪头采摘水苹的情景,生动而富有诗意。首句“溪头风迅怯单衣”通过描写风的急促和单衣的轻薄,营造了一种清新却略显寒意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夏交替时节的微凉。接下来的“两桨凌波去似飞”,则以动感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小舟在水面上轻盈滑行,增添了诗的活力。
“折得苹花双叶子”是诗中的高峰,从动作转向心理,折得花叶的瞬间让人感受到采摘的快乐与满足。最后一句“绿鬟撩乱带香归”将女子的形象与香气结合,展现了她的青春与活力,诗人在此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和谐共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采莲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女子的轻松与愉悦,传达出一种青春洋溢,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
“两桨凌波去似飞”中的“凌波”指的是什么?
诗中女子的头发是如何描述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采莲》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