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9:19
立冬夜舟中作
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随着年华的流逝,人渐渐衰老,寒意随着雨水的增多而加重。
在山头遥望樵夫的火光,水中倒映着渔夫的灯光。
波浪掀起千层涟漪,沙滩的痕迹却不见几许。
峨眉山的景色想再去观赏,必须等到晨光初现。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横渠,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立冬之际,诗人身处舟中,感受着冬季的寒冷与寂静,描绘了夜晚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孤寂,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立冬夜舟中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中通过夜舟的视角,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自然的宁静。开篇两句以“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引入,点明了季节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寒冷的冬夜。接下来的句子“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描绘了诗人在黑夜中的观察,山头的樵火与水底的渔灯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宁静而又温暖的意境,仿佛让人感受到一丝温馨的陪伴。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两句,诗人运用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水波荡漾的景象,和沙滩上微弱的痕迹。此处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亦引发对自然变化的思考。最后一句“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则表明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期待,暗示了人生的希望,尽管夜晚的寒冷与孤独,但晨光终将到来。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象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随雨意增”是什么意思?
A. 冷空气增加
B. 寒冷的感觉随着雨水增多而加重
C. 冬天来的快
D. 雨水增多
“山头望樵火”中“樵”指的是什么?
A. 渔夫
B. 砍柴的人
C. 农民
D. 学者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急切
B. 孤独
C. 期待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