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5:14
长谣为子说天涯,四座听歌且勿哗。
蛮俗杀人供鬼祭,败舟触石委江沙。
此身长是沧浪客,何日能为饱暖家?
坐忆故人空有梦,尺书不敢到京华。
长歌告诉你们关于天涯的故事,四周的人听歌时请不要喧哗。
蛮夷的风俗杀人祭鬼,沉船触礁被遗弃在江沙。
我这一生实在是沧浪的客人,何时能够回家享受温饱?
坐在这里回忆故人,梦中相见却难以寄信到京城。
“沧浪”源自《诗经·卫风·淇奥》,代表漂泊和不安定的生活,常用来形容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诗中提及的“京华”指代京城,代表着繁华与权力中心,与诗人沦落的身份形成鲜明对比。
《秭归醉中怀都下诸公示坐客》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诗中“长谣为子说天涯”开头,直接引入了对远方的思考。诗人在欢聚的场合中,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忧虑和对故人的怀念,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孤独的心境。
“蛮俗杀人供鬼祭”一句,揭示了社会的残酷与蛮荒,透出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使得读者不仅感受到个人的孤独,也看到了社会的无奈与悲凉。
“此身长是沧浪客,何日能为饱暖家?”展现了诗人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最后两句“坐忆故人空有梦,尺书不敢到京华”,则进一步表现了与故人联系的断裂和无奈,尽管心中有梦,但却无法实现,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沧浪客”)、对比(孤独与热闹)、夸张(对家园的思念)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