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9:54
观妓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翠蛾红脸不胜情,
管绝弦馀发一声。
银烛摇摇尘暗下,
却愁红粉泪痕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歌妓的美丽与悲愁。她有着如翠眉和红颜般娇美的容貌,唱起歌来声音动人,仿佛管弦的余音仍在耳畔回响。银色的烛光摇曳,屋内尘埃暗沉,映照出她脸上的泪痕,令人愁绪满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妓女的美丽与悲伤,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以及对她们命运的同情,暗含了对歌妓生活的悲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子云,晚唐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观妓》写于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歌妓在当时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妓女的美丽与悲情,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感受。
《观妓》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写揭示了妓女内心的孤独与悲伤。首句“翠蛾红脸不胜情”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描绘出女子的美丽,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官体验。接着“管绝弦馀发一声”,则用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奈的美,似乎在诉说着她的内心世界。银烛摇曳,暗沉的环境衬托出她的脆弱,最后一句“却愁红粉泪痕生”则是情感的高潮,流露出她的无奈与悲伤。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衬托,表现了美丽与悲哀的交织,使人不禁为她的命运而感到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对她们命运的同情,展现了美丽背后的悲伤与苦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蛾”指的是哪个部位?
“银烛摇摇尘暗下”中,银烛的光线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丽人行》同样描绘了女性的美丽和命运,表现出诗人对女性的赞美与同情;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更深入地探讨了爱情与悲剧,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面。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