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4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44:22
赠阳大明
阳君真确士,孝行动穹壤。
皇上怜其艰,七夕遣回往。
逡巡芭顽石,遗子为馈享。
子既不我受,吾亦不汝强。
风埃难光留,愿子志勿爽。
会当首鼠记,青云看反掌。
阳君真是个正直的人,孝顺的行为贯穿天地。
皇上怜惜他的艰难,特意在七夕节让他返回。
他在芭蕉和顽石之间徘徊,留下遗子作为馈赠。
既然孩子不接受我的恩惠,我也不强求你。
风尘难以留下光辉,愿你志向不要被抛弃。
总有一天,我会像鼠子一样记住,青云之上看似近在咫尺。
作者介绍:绍兴道人,生于宋代,擅长诗歌,作品多描绘人性和社会百态。其诗风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主要是为了表达对阳大明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对忠诚和孝道的推崇。
本诗通过对阳大明的歌颂,展现了作者对忠诚与孝道的深刻理解。诗中开篇即点明阳君的品德,以“真确士”形容其正直,并通过“孝行动穹壤”强调其孝顺的行为影响深远。接着,诗人提及皇上的怜悯,说明阳君的艰难遭遇,并借七夕这一传统节日表达对团聚与温情的向往。
“逡巡芭顽石”一句,描绘了阳君在艰难环境中的徘徊,隐喻着生活的不易。而“遗子为馈享”则反映了阳君对于后代的期望,尽管孩子不愿接受这些馈赠,诗人却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宽容。最后,诗人以“青云看反掌”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尽管生活艰辛,仍愿意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理想。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富于哲理的情感,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忠诚与孝道的重要性,反映了在艰难困境中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祝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夕”象征什么?
“阳君真确士”中“确士”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阳君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注重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本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忠诚与孝道。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