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03:51
如梦令·杨柳千丝万缕
作者: 向滈 〔宋代〕
杨柳千丝万缕。特地织成愁绪。
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
归去。归去。红杏一腮春雨。
杨柳像千丝万缕的丝线,特意编织成了愁苦的情绪。
不再唱《阳关三叠》,那也只是渭城西路而已。
归去吧,归去吧,红杏如同一腮春雨。
向滈,字子恭,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词曲,深受当时文人喜爱。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离别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杨柳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和愁苦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情感状态。
《如梦令·杨柳千丝万缕》是向滈的一首经典词作,全词以“杨柳”开头,展现出春日的柔和与愁苦的缠绵。诗中“杨柳千丝万缕”不仅描绘了柳树的形态,也象征着内心的复杂情感,仿佛每一条柳丝都在诉说着离愁别恨。接着,诗人通过“不再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表达了对离别的厌倦,阳关的旋律曾经是送别的曲调,如今再唱也只是徒增伤感。最后一句“归去。归去。红杏一腮春雨。”则以红杏与春雨的意象,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愁的无奈。整体而言,词作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深厚的思乡情。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愁苦,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杨柳千丝万缕”中“千丝万缕”形容的是:
A. 细密的雨丝
B. 复杂的情感
C. 美丽的风景
在词中,阳关象征着:
A. 归乡的路
B. 送别的曲调
C. 春天的气息
“归去”一词重复出现,意在:
A. 表达急迫的心情
B. 增强诗的节奏感
C. 表达无奈和渴望
《离骚》 - 屈原与《如梦令》对比:
《离骚》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而《如梦令》则着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深刻体现了离别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