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句》

时间: 2025-04-22 20:04:13

诗句

狨掷寒条马见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04:13

原文展示:

狨掷寒条马见惊。

白话文翻译:

一只猿猴在寒冷的树枝上扔下东西,惊动了马儿。

注释:

  • 狨(rǒng):一种猴子,通常指猿猴。
  • 掷(zhì):扔、抛。
  • 寒条:寒冷的树枝,这里指冬季的树木。
  • 马见惊:马看到这一幕感到惊恐。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涉及特别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界中动物行为的描写,这种描写在唐诗中常常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或反映时代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作品反映了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社会动荡与自然环境的严酷使得他对生活的感受更加深刻。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当时社会不安定的隐喻。

诗歌鉴赏:

杜甫的《句》虽然仅有短短一句,却蕴含了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诗中通过猿猴的动作与马的反应,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一种生动场景,同时也隐含了人类社会的紧张气氛。猿猴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无所顾忌的自由,而马的惊恐则反映了不安的心理状态。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动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引申到人类社会中,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在这短短的一句中,杜甫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他一贯的细腻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这种通过自然景象折射人间疾苦的手法,使得这首诗在简约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值得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狨掷寒条:描绘了猿猴在寒冷的树枝上扔东西的画面,表现出一种生命力与活力。
  • 马见惊:马因猿猴的举动而感到惊恐,反映出动物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及生存的本能。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描述动物的行为,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感与反应。
  • 对仗:整体的句式简单却有节奏感,形成了一种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猿猴与马的互动,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冲突,同时也隐含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安与动荡,体现了杜甫对生命和生存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活力。
  • 寒条:代表着寒冷与孤寂的环境。
  • :通常象征力量与自由,但在这里却表现出脆弱与惊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 A. 猫
    • B. 狨猴
    • C. 狗
    • D. 马
  2. 诗句中的“寒条”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的树枝
    • B. 寒冷的树枝
    • C. 绿色的草地
    • D. 干枯的树木
  3. 马看到狨猴的行为后感到什么?

    • A. 高兴
    • B. 惊恐
    • C. 无所谓
    • D. 友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杜甫与王维的自然描写常常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倾向于表达社会动荡下的生命感,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者在处理自然意象时的不同视角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大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忆江南 示宝觉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九昆山 金陵即事三首 谢安墩二首 邵平 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二耰耡 求全 甘露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践土食毛 巾字旁的字 羊入虎群 戈字旁的字 沿开头的成语 麥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沉着痛快 身无分文 剟剽 转注 无所措手 冰凌 大字旁的字 博施济众 寸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