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04:13
狨掷寒条马见惊。
一只猿猴在寒冷的树枝上扔下东西,惊动了马儿。
此诗并没有涉及特别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界中动物行为的描写,这种描写在唐诗中常常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或反映时代背景。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作品反映了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这首诗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社会动荡与自然环境的严酷使得他对生活的感受更加深刻。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当时社会不安定的隐喻。
杜甫的《句》虽然仅有短短一句,却蕴含了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诗中通过猿猴的动作与马的反应,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一种生动场景,同时也隐含了人类社会的紧张气氛。猿猴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无所顾忌的自由,而马的惊恐则反映了不安的心理状态。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动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引申到人类社会中,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在这短短的一句中,杜甫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他一贯的细腻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这种通过自然景象折射人间疾苦的手法,使得这首诗在简约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值得深思。
整首诗通过猿猴与马的互动,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冲突,同时也隐含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安与动荡,体现了杜甫对生命和生存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诗句中的“寒条”指的是什么?
马看到狨猴的行为后感到什么?
杜甫与王维的自然描写常常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倾向于表达社会动荡下的生命感,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者在处理自然意象时的不同视角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