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折杨柳歌 其一》

时间: 2025-05-02 20:46:04

诗句

上马折杨柳,杨柳郁葳蕤。

马上吹长笛,愁杀虏家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6:04

原文展示:

上马折杨柳,杨柳郁葳蕤。
马上吹长笛,愁杀虏家儿。

白话文翻译:

骑上马去折杨柳,杨柳枝繁叶茂。
在马背上吹奏长笛,愁苦得让敌人的孩子都心碎。

注释:

  • :折断,采摘。
  • 杨柳:指杨树和柳树,常用作送别和思乡的意象。
  • 郁葳蕤:形容杨柳生长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 长笛:一种乐器,通常用于演奏悠扬的乐曲。
  • 愁杀:形容非常忧愁,愁苦得让人难以忍受。
  • 虏家儿:指敌人的孩子,暗示战争带来的苦难。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杨柳”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作离别和思乡的象征,因其柔美的姿态和随风摇曳的特性,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攀龙,明代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主要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杨柳和笛声,表达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折杨柳歌 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中的杨柳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愁杀虏家儿”的描写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悲惨,尤其是对无辜儿童的伤害。诗人骑马折柳,似乎在追求一种自由和美好,但随即又被悲伤的乐声所笼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深思,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愤怒。整首诗用简练的笔触刻画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上马折杨柳”:骑上马去折断杨柳,暗示出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杨柳郁葳蕤”:描绘杨柳的繁茂,象征生命的活力。
    • “马上吹长笛”:在马背上吹奏乐器,表明一种洒脱与自由的状态。
    • “愁杀虏家儿”:敌人孩子的愁苦,突显战争带来的悲痛与无辜。
  • 修辞手法

    • 比喻:杨柳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 拟人:杨柳似乎在与人对话,传达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杨柳的描绘和长笛的演奏,揭示了人在战争中失去的美好与无辜,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苦。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 长笛:代表音乐的悠扬和心灵的释放,同时也隐含着悲伤。
  • 战士:象征着在战斗中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杨柳”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美好生活
    C. 战争
    D. 友谊

  2. “愁杀虏家儿”反映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无奈
    C. 愤怒
    D. 忧愁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杜甫
    2. 《送别》 王之涣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李攀龙的《折杨柳歌》都表达了对故乡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思,而李攀龙则更强调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辜。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澹山岩 清明 上已日 清明 寄题武夷橘林小隐 和吴伯成七夕韵 和陆伯微韵二首 和陆伯微韵二首 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柜坊 阳春 墙头马上 大智若愚 先字旁的字 韬晦待时 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分彼此 止字旁的字 包含做的成语 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燕妒花惭 案情 七高八低 面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迷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