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箬笠》

时间: 2025-04-29 23:21:36

诗句

朝携下枫浦,晚戴出烟艇。

冒雪或平檐,听泉时仄顶。

飙移霭然色,波乱危如影。

不识九衢尘,终年居下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1:36

原文展示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箬笠》
作者:陆龟蒙 〔唐代〕

朝携下枫浦,晚戴出烟艇。
冒雪或平檐,听泉时仄顶。
飙移霭然色,波乱危如影。
不识九衢尘,终年居下泂。

白话文翻译

早晨我带着渔具来到枫树旁的港口,晚上则戴着箬笠出发在雾气弥漫的小船上。
即使在雪中我也常常在平顶的小屋下,时不时地倾听泉水的潺潺声。
狂风驱散了雾霭,波涛翻滚宛如影子般危险。
我不认识繁华的九衢尘世,一年四季都生活在这宁静的水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带着。
  • 枫浦:枫树旁的水港。
  • 箬笠:用箬竹制成的斗笠。
  • 冒雪:在雪中。
  • 平檐:平顶的房屋。
  • 仄顶:倾斜的屋顶。
  • :狂风。
  • 霭然:雾霭弥漫的样子。
  • 九衢:指繁华的城市,九条大路相交之处。
  • :水边的地方。

典故解析:
“九衢尘”指的是繁华尘世,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疏远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山水田园的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繁华盛世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述渔夫的生活,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尘世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夫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诗中早晨和晚上的对比,展现出渔夫一天的劳作与宁静。使用“冒雪”与“听泉”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多样性和渔夫的坚韧。诗人在“飙移霭然色,波乱危如影”中,描绘了自然界的险恶和渔夫在其中的孤独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不识九衢尘”则将这种情感升华到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向往,表现了渔夫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携下枫浦:早晨,诗人带着渔具来到枫树下的小港口,暗示一种宁静的渔夫生活。
  • 晚戴出烟艇:晚上,诗人戴上箬笠,乘着小船出发,展现出渔夫的日常生活。
  • 冒雪或平檐:即使在雪天,诗人也在平顶屋下生活,表现出一种坚韧和适应。
  • 听泉时仄顶:在倾斜的屋顶下,诗人时常倾听泉水的声音,体现出对自然的感知和享受。
  • 飙移霭然色:狂风呼啸,雾霭渐渐散去,展现出自然界的变化。
  • 波乱危如影:波涛翻滚,仿佛危险的影子,表现出自然的险恶。
  • 不识九衢尘:诗人对繁华城市的无知,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疏远。
  • 终年居下泂:终年生活在宁静的水边,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涛比作影子,传达出自然的危险感。
  • 对仗:如“朝携”与“晚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渴望远离繁华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箬笠:象征渔夫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依赖。
  • 泉水:象征宁静与柔和的自然之声。
  • 波涛: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不可预测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朝携下枫浦”中的“携”是什么意思?
    A. 带着
    B. 拿走
    C. 放下
    D. 调整

  2. 诗人对“九衢尘”的态度是?
    A. 向往
    B. 疏远
    C. 依赖
    D. 赞美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王维《鹿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诗词对比:
对比陆龟蒙的《箬笠》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陆龟蒙更侧重于渔夫的生活描绘,而王维则关注山林的宁静与深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诗选》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鹧鸪天·灯火楼台处处新 鹧鸪天·悼翁青萍 鹧鸪天·题得相思字数行 鹧鸪天 余于一九三0年毕业于湘乡一中二班,一九六三年秋率中文系应届毕业生至母校实习 鹧鸪天 鹧鸪天 美人写书 鹧鸪天 其七 与严霜、无斋同和寂园老人并效其体 鹧鸪天 其六 春感集杜 鹧鸪天 鹧鸪天五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纪纲人伦 羽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间见层出 亮钟 一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篱牢犬不入 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贪财好色 夸功自大 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资源税 稚齿 子字旁的字 书结尾的成语 用非所长 见仁见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