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3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31:23
次幽独君韵
作者:陆龟蒙 〔唐代〕
灵气独不死,尚能成绮文。
如何孤窆里,犹自读三坟。
落日送万古,秋声含七哀。
枯株不萧瑟,枝干虚崔嵬。
伊昔临大道,歌钟醉高台。
台今已平地,只有春风回。
明月白草死,积阴荒陇摧。
圣贤亦如此,恸绝真悠哉。
诗中表达了灵气的永恒与文学的魅力,尽管身处孤独和荒凉之地,仍能研读古典文献。日落象征着历史的流逝,秋声则带来了哀伤的情绪。尽管枯树不再萧瑟,其枝干依然高耸。昔日的繁华大道上,歌声与钟声交织,令人陶醉,而如今只剩下平地和春风的回荡。明月照耀下,白草枯萎,阴影笼罩着荒芜的田地。圣贤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如同那些逝去的事物,令人感到无尽的悲哀与惆怅。
陆龟蒙,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青莲,生于唐玄宗时期,传说其才华横溢,尤其善于诗歌。陆龟蒙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观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次幽独君韵》创作于陆龟蒙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挫折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自我的反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孤独的感慨。
《次幽独君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传达了对灵气与文学永恒的信仰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深切反思。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依然能从经典中汲取灵感,表现了他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落日与秋声的结合,构成了一幅壮丽而又悲凉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明月白草死,积阴荒陇摧”,不仅仅是在描写自然的凋零,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揭示。诗人在感叹圣贤的命运时,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无奈感与对生命的沉思。整首诗在音韵上也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配合诗人情感的抒发,使得作品更显深邃与动人。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命无常、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文学与知识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三坟”指的是哪个方面的经典?
“落日送万古”中的“万古”指的是:
填空题:
判断题:
陆龟蒙 vs. 王维
陆龟蒙 vs. 李白
以上内容为对《次幽独君韵》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