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46:03
尝闻四书曰,经史子集焉。
苟非天禄中,此事无由全。
自从秦火来,历代逢迍邅。
汉祖入关日,萧何为政年。
尽力取图籍,遂持天下权。
中兴熹平时,教化还相宣。
立石刻五经,置于太学前。
贼卓乱王室,君臣如转圜。
洛阳且煨烬,载籍宜为烟。
逮晋武革命,生民才息肩。
惠怀亟寡昧,戎羯俄腥膻。
已觉天地闭,竞为东南迁。
日既不暇给,坟索何由专。
尔后国脆弱,人多尚虚玄。
任学者得谤,清言者为贤。
直至沈范辈,始家藏简编。
御府有不足,仍令就之传。
梁元渚宫日,尽取如蚳蝝.兵威忽破碎,焚爇无遗篇。
近者隋后主,搜罗势骈阗。
宝函映玉轴,彩翠明霞鲜。
伊唐受命初,载史声连延。
砥柱不我助,惊波涌沦涟。
遂令因去书,半在馀浮泉。
贞观购亡逸,蓬瀛渐周旋。
炅然东壁光,与月争流天。
伟矣开元中,王道真平平。
八万五千卷,一一皆涂铅。
人间盛传写,海内奔穷研。
目云西斋书,有过东皋田。
吾闻徐氏子,奕世皆才贤。
因知遗孙谋,不在黄金钱。
插架几万轴,森森若戈鋋.风吹签牌声,满室铿锵然。
佳哉鹿门子,好问如除t9.倏来参卿处,遂得参卿怜。
开怀展橱簏,唯在性所便。
素业已千仞,今为峻云巅。
雄才旧百派,相近浮日川。
君抱王佐图,纵步凌陶甄。
他时若报德,谁在参卿先。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46:03
《奉和袭美二游诗》
作者:陆龟蒙 〔唐代〕
尝闻四书曰,经史子集焉。苟非天禄中,此事无由全。自从秦火来,历代逢迍邅。汉祖入关日,萧何为政年。尽力取图籍,遂持天下权。中兴熹平时,教化还相宣。立石刻五经,置于太学前。贼卓乱王室,君臣如转圜。洛阳且煨烬,载籍宜为烟。逮晋武革命,生民才息肩。惠怀亟寡昧,戎羯俄腥膻。已觉天地闭,竞为东南迁。日既不暇给,坟索何由专。尔后国脆弱,人多尚虚玄。任学者得谤,清言者为贤。直至沈范辈,始家藏简编。御府有不足,仍令就之传。梁元渚宫日,尽取如蚳蝝兵威忽破碎,焚爇无遗篇。近者隋后主,搜罗势骈阗。宝函映玉轴,彩翠明霞鲜。伊唐受命初,载史声连延。砥柱不我助,惊波涌沦涟。遂令因去书,半在馀浮泉。贞观购亡逸,蓬瀛渐周旋。炅然东壁光,与月争流天。伟矣开元中,王道真平平。八万五千卷,一一皆涂铅。人间盛传写,海内奔穷研。目云西斋书,有过东皋田。吾闻徐氏子,奕世皆才贤。因知遗孙谋,不在黄金钱。插架几万轴,森森若戈鋋风吹签牌声,满室铿锵然。佳哉鹿门子,好问如除倏来参卿处,遂得参卿怜。开怀展橱簏,唯在性所便。素业已千仞,今为峻云巅。雄才旧百派,相近浮日川。君抱王佐图,纵步凌陶甄。他时若报德,谁在参卿先。
我听说四书五经的重要性,只有天赋的才能才能完全掌握这些知识。自从秦朝的焚书事件以来,历代的书籍都经历了波折。汉高祖入关的那一天,萧何掌管政事,尽力收集典籍,因此掌握了天下的权力。在中兴时期的熹平年间,教化之道得以传播,立刻在太学前刻下了五经的石碑。然而,贼寇董卓动乱了王室,君臣之间也如同转动的圆盘。洛阳几乎要被火焚毁,书籍也将化为烟灰。到晋武帝时,百姓才得以喘息,惠怀的德行却显得极为卑微,外族的侵扰却如腥膻之气。人们已经感觉到天地的闭塞,纷纷向东南迁移。时间已经不够用,如何能专心于书籍的搜集?此后国家衰弱,许多人崇尚虚无缥缈的学问。那些学者随意受到谴责,清白之人被认为是贤者。直到沈约和范晔的时代,才开始家里收藏简册。御府虽然欠缺,却依然让人将其传承。梁武帝时期,搜罗书籍如同蚂蚁般,随意焚烧,未留下丝毫。最近的隋朝后主,搜刮的手段也极为强横,宝函映照着玉轴,色彩鲜艳如霞。唐初的命令刚刚下达,历史的声音便连绵不绝。支柱不再帮我,惊涛骇浪拍打着岸边,书籍无以保存,只有一半漂浮在泉水之上。贞观年间,购得流失的书籍,蓬瀛渐渐交替。东墙的光辉炫目,与月亮争辉。伟大的开元时期,王道真正达到平和。八万五千卷书籍,逐一被涂上铅。传世之作在民间广为流传,书籍研究热潮在全国蔓延。听说西斋的书籍,品味超越东皋的田园。我听闻徐氏的后代,世代都是才子贤人,因此知道他们的后嗣的谋略不在于金银财宝。插架上挂着几万卷书,整齐得如同戈矛,风吹过时发出铿锵的声响。可喜的是鹿门子,热衷于提问,如同突然间来到我的身边,因此得到了我的怜惜。开心地打开书橱,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素业已经高耸入云,如今却成为高峰。雄才的旧派别,接近阳光普照的川地。你怀抱着王佐的理想,纵然步伐高远,也如凌驾于陶甄之上。若有朝一日能报答恩德,又有谁能先于我来赐教?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婉约清丽的风格著称,尤其在五言绝句和律诗方面成就较高。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盛世,历史文化繁荣。然而,诗中提到的历史教训和对书籍的珍视,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警醒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奉和袭美二游诗》通过追溯历史,反映了陆龟蒙对古代书籍和知识传承的深刻关注。全诗以历史为线索,回顾了从秦朝焚书到唐朝盛世的波折,展现了书籍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诗中,陆龟蒙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冷静分析,揭示了文化传承的艰难与重要,表达了对文人理想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开篇提到“四书曰”,直接引入了学术文化的主题,强调知识的价值。接着,通过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示了书籍在不同朝代的命运,反映出作者对文化根基的忧虑与希望。尤其在提到“贼卓乱王室”时,强调了权力动荡对文献的破坏,使得书籍如烟般消逝,令人痛心。
此外,陆龟蒙还提到徐氏家族对书籍的珍视,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期许。他认为,真正的才贤并不在于金钱,而在于对知识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面对动荡与不安时,文化的保持显得尤为珍贵。
全诗的情感基调在历史的叙述与个人的思考中交织,展现出陆龟蒙作为一位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诗的最后,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呼唤更多的人重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性,呼唤对历史的尊重与对书籍的珍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希望,鼓励后代珍惜知识,以应对历史的挑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奉和袭美二游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四书”包括哪些?
诗中提到的“贼卓”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