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4:00
痛哭陈书累万言,
兰呻蕙叹诉烦冤。
君王爱老臣年少,
合托湘流吊屈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书的痛哭,感慨文字的冗长与无奈;兰草和蕙草在悲叹中诉说着心中的冤屈。君王对年轻老臣的偏爱,似乎将他们的命运寄托在湘江的流水中,以此悼念屈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士廉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和动荡的时期。他的作品常带有深厚的历史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命运的感慨,借古讽今,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当代政治的反思。开头以“痛哭陈书”引入,显示对历史的沉重与无奈;接着的“兰呻蕙叹”则通过花草的悲叹,传达了对无辜遭受冤屈者的同情。最后两句则是君王对年轻老臣的偏爱,折射出对权力与忠诚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人在此寄托了对屈原的哀悼,流露出对忠臣的敬仰之情。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体现了陈士廉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当代政治的冷静批评,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历史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兰”和“蕙”象征什么?
屈原的投江事件发生在哪条河流上?
“痛哭陈书”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离骚》相对照,陈士廉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忠臣的哀悼,但更侧重于历史的厚重感与对当下政治的反思。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