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3:19
召伯堰
作者: 陆元鋐 〔清代〕
向晚新城道,舟移镜里天。
湖宽迟鸟路,水暖上渔烟。
泽国吾乡似,归程客梦先。
片帆从此去,泛宅霅溪边。
傍晚时分,走在新城的小路上,船只在水面上移动,仿佛天空倒映在镜子里。湖面宽广,飞鸟归巢的路途显得缓慢,水温渐暖,渔民的烟雾开始升起。我的故乡与这片泽国相似,归途上的梦境早已浮现。小船就此离去,漂流在霅溪旁的家园。
本诗中的“泽国”一词,常用于形容水乡或湿地,表达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亲切感。陆元鋐所描绘的情景,蕴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作者介绍:陆元鋐(约1650-约1730),字汝谦,号宛山,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召伯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诗的开头“向晚新城道”,即刻让人感受到傍晚宁静的氛围,诗人步行在新建的小路上,周围环境的变化为他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接下来的“舟移镜里天”,以“舟”与“镜”对比,展示了水面如镜的宁静。这个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
“湖宽迟鸟路,水暖上渔烟”两句,描绘了鸟归的缓慢与渔烟袅袅的温暖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沉淀。最后“片帆从此去,泛宅霅溪边”,将归乡的愿望与宁静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水乡画面,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舟移镜里天”所表达的意境是?
A. 船在水面上行驶
B. 天空在水面上的倒影
C. 诗人对自然的沉思
D. 以上都是
“水暖上渔烟”中的“渔烟”代表什么?
A. 烟雾
B. 渔民的生活气息
C. 乡愁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元鋐的《召伯堰》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陆元鋐更注重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而王维则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意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