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5:39
春日杂诗 其五
作者: 陈士廉 〔清代〕
七宝庄严妙道参,
敕书初拜紫囊函。
淮王何意私鸡犬,
得附青云自不凡。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庄严华丽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崇敬。开头提到的“七宝”代表着珍贵的物品,象征着道教的神秘和尊贵。接下来的“敕书”则暗示了对某种神圣事物的敬拜,紫囊函可能是指某种道教的经典或法器。而后一句提到淮王对鸡犬的私情,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嘲讽,隐含着对浮华的批判。最后一句则强调了一种不凡的追求,表明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淮王”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淮南王刘安,他以道教文化闻名。诗中通过其与鸡犬的关系,展示了权势者与平凡生活的对比,暗示了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反思。
作者介绍:
陈士廉,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以工诗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其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道教的崇敬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这首《春日杂诗 其五》通过描绘道教的神秘氛围,表现了诗人对高尚理想的追求。开篇的“七宝庄严”即刻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提到的“敕书初拜”,则进一步增强了对道教的崇敬之情,表明了诗人对道德与信仰的重视。
而对“淮王”与“鸡犬”的描绘,揭示了权势与平凡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以“何意”反问,似乎在质疑权力者的内心追求,暗示其与普通生活的脱节。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对超凡脱俗的渴望,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疏离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一句“得附青云自不凡”,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悟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道教的崇敬和对世俗的反思,通过对权力与理想的对比,表达了追求精神世界的愿望,揭示出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七宝”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平凡生活
B. 珍贵与神秘
C. 权力与财富
答案: B
“淮王何意私鸡犬”中“鸡犬”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日常生活的琐碎
C. 道教经典
答案: B
诗中“青云”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理想与追求
C. 权力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陈士廉的诗更关注道教的哲理与对世俗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