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城上吟》

时间: 2025-04-30 18:28:19

诗句

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

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8:19

原文展示:

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古老的墓地被杂草覆盖,新坟却侵占了官道。城外没有空闲的地方,城中的人却又渐渐老去。

注释:

  • 古冢:指的是年代久远的坟墓。
  • 密于草:形容古墓被草丛覆盖得很密,显示出荒凉的景象。
  • 新坟:指的是最近才埋葬的坟墓。
  • 侵官道:新坟占据了官道,意味着生者与死者的界限变得模糊。
  • 城外无闲地:城外没有空闲或者可用的土地。
  • 城中人又老:指城中的人们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老去。

典故解析:

此诗虽简短,却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现实:生与死、繁华与荒凉的对比。古冢与新坟的并存,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人事的变迁。诗中“城外无闲地”暗示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生存空间的紧迫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子兰,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多描绘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民生,风格质朴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紧张与人们生活的压力日益显现,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繁荣与衰败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城上吟》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墓地与城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时间流逝的感慨。古冢的茂密草丛与新坟的侵占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人类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悠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者与死者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生者在繁忙的城市中逐渐被时间所遗忘。尤其是“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更是道出了城市生活的无情与压迫,仿佛人们在追逐生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耗尽了青春与活力。整首诗字字蕴含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冢密于草:古老的坟墓被杂草覆盖,说明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
  2. 新坟侵官道:新坟占据了官道,反映了人们的生死交替,暗示着生者对土地的占有与对死亡的无奈。
  3. 城外无闲地:城市周边空地稀缺,表达了生存空间的紧张与人们生活的压力。
  4. 城中人又老:人们在忙碌中逐渐老去,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社会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古冢与新坟的对比,生与死的交替。
  • 拟人:赋予“人”以感情,突显生活的无奈与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墓与新坟,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历史的沉重,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古冢:象征着过去与历史,沉重而沧桑。
  • 新坟: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死亡的不可避免。
  • 官道:象征着生者的生活与社会的规则。
  • 城外与城中:反映了空间的紧迫感与生活的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冢”指的是什么? A. 现代的墓地
    B. 老旧的坟墓
    C. 城市公园

  2. “城外无闲地”意味着什么? A. 城外土地肥沃
    B. 城外土地紧缺
    C. 城外有很多空地

  3. 诗中体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无奈与感伤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子兰的《城上吟》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但杜甫更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子兰则更侧重于个人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虽各有侧重,但都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相关查询

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 送映师归本寺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琴字)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 读穀梁传二首 待漏假寐梦归江东旧居 宿严陵 送浑邓州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 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饭之德 新亭堕泪 心为行役 弦诵 殊乡 厂字头的字 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俛拾仰取 细大不捐 王字旁的字 泣鬼神 士字旁的字 私悖 尾狐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