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0:02
何事天时祸未回,
生灵愁悴苦寒灰。
岂知万顷繁华地,
强半今为瓦砾堆。
这首诗表达了对天灾人祸的无奈与悲痛。为何天时变故如此难以扭转,生灵们在苦寒与灰烬中愁苦不堪。谁能想到曾经繁华的土地,如今却大多数化为瓦砾。
作者介绍:子兰,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写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为主。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发之际,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对生灵苦难的深切同情。
《悲长安》是一首充满悲凉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繁华消逝的无奈和对生灵苦难的深切同情。诗的开篇“何事天时祸未回”,直接切入主题,带有强烈的无力感,似乎在询问为何命运如此无情,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接下来的“生灵愁悴苦寒灰”则生动描绘了灾难带来的惨痛后果,生灵在寒冷和废墟中苦苦挣扎,令人心痛。
第三句“岂知万顷繁华地”,转向了对比,曾经的繁华如今已成往事,诗人用“万顷”这一词汇强调了土地的广阔与繁荣,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强半今为瓦砾堆”再度加深了这种对比,昔日的繁华如今见不到只剩下瓦砾堆,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们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自然灾害的直面批判,也有对人世间命运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和人祸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悲伤,揭示了繁华背后的脆弱与无常。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万顷繁华地”指的是:
A. 繁华的城市
B. 大面积的土地
C. 生灵的生活
“何事天时祸未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怒火
B. 无奈与悲伤
C. 快乐
“强半今为瓦砾堆”的意思是:
A. 繁华依旧
B. 变为废墟
C. 重新建设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国破家亡的感慨,但《春望》中的情感更为直接,而《悲长安》则通过自然与人祸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更为深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