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8:48
赠行脚僧
子兰 〔唐代〕
世界曾行遍,全无行可修。
炎凉三衲共,生死一身休。
片断云随体,稀疏雪满头。
此门无所著,不肯暂淹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行脚僧的感慨:曾经走遍世界,但再也找不到可以修行的地方。与炎热和寒冷的三种僧衣共同经历了生死,仿佛一切都已结束。身上的片段如云般随意,头发如稀疏的雪般白。此门没有任何牵挂,不愿意停留片刻。
子兰,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在游历过程中,与行脚僧的相遇,引发对人生及修行的反思。唐代是一个社会动荡而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常通过游历表达内心的感悟与哲思。
《赠行脚僧》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子兰通过对行脚僧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的“世界曾行遍,全无行可修”,展现了诗人游历的广阔与对人生的失落感。虽然经历了丰富的生活,但却发现没有真正的修行之地,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折射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中间的“炎凉三衲共,生死一身休”,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不仅身处于炎热与寒冷的环境中,甚至与生死相伴,表现了对修行者苦行的深切理解。接下来的“片断云随体,稀疏雪满头”,则通过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老去的感慨。
最后一句“此门无所著,不肯暂淹留”,则显示出诗人对眼前世俗的决然与超脱。他不愿意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表明了对自由与无牵挂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沉重,既有对生活的反思,又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值得反复品味。
诗歌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修行的困惑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的向往。
诗中的“世界曾行遍”表达了什么?
“炎凉三衲共”中的“三衲”象征什么?
诗人对停留的态度是?
王勃的作品在描写友谊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不舍,而子兰则更侧重于修行与内心的挣扎,两者在情感的深度与表达的方式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