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事》

时间: 2025-04-30 21:34:00

诗句

鲲身僻处大瀛东,蜃气横嘘雾脚红。

客有虬髯曾自主,地非瓯脱竟输戎。

魏城错是何人铸,阮籍途真此日穷。

要使狂澜回既倒,诸公共济在和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4:00

原文展示:

鲲身僻处大瀛东,蜃气横嘘雾脚红。
客有虬髯曾自主,地非瓯脱竟输戎。
魏城错是何人铸,阮籍途真此日穷。
要使狂澜回既倒,诸公共济在和衷。

白话文翻译:

鲲鱼身处于辽阔的东海之中,蜃气弥漫,雾霭中透出红光。
有位虬髯的客人曾经自由自在,但如今这片土地却被外族统治。
魏城的铜铸是什么人所铸?阮籍的道路真是困顿至极。
要想让狂风巨浪重新回到正轨,大家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注释:

  • :传说中的一种大鱼,象征着辽阔与自由。
  • 瀛东:指东海。
  • 蜃气:蜃气是一种迷雾,古代传说中蜃的呼气形成的雾气。
  • 虬髯:指长须的老者,象征着有智慧的人。
  • 瓯脱:指温州,古时名为瓯,象征着地方的失落。
  • :指外族或敌人。
  • 魏城:可能指古代魏国的都城。
  • 阮籍:阮籍是三国时期的名士,代表了抱负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国琳,清代诗人,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及对历史的反思,语言恳切,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期望。

诗歌鉴赏:

《感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歌,诗人借用鲲鱼和蜃气等意象,传达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期盼。开篇用“鲲身僻处大瀛东”描绘了一个辽阔而又孤独的意境,象征着国家的巨大与孤立。接着“蜃气横嘘雾脚红”则暗示着外部环境的复杂与危险。诗中提到的“虬髯”与“瓯脱”,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与地方的追忆,也折射出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要使狂澜回既倒,诸公共济在和衷”作为结尾,强调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表达了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的愿望。这种从历史到现实的情感转变,使整首诗富有深度与力量,彰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鲲身僻处大瀛东:鲲鱼在东海孤独地栖息,暗喻国家的孤立。
  2. 蜃气横嘘雾脚红:蜃气弥漫,雾中透出红光,预示不安的气氛。
  3. 客有虬髯曾自主:长须的客人曾经自由,暗示失去自由的历史遗憾。
  4. 地非瓯脱竟输戎:温州被外族统治,强调现实的悲惨。
  5. 魏城错是何人铸:质疑国家的铸造者,反映历史的迷惘。
  6. 阮籍途真此日穷:阮籍的理想在此时显得苍白无力。
  7. 要使狂澜回既倒:希望能够逆转当前的混乱局面。
  8. 诸公共济在和衷: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鲲鱼与蜃气的意象,象征国家的命运与现实。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对“魏城错是何人铸”的质疑,激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对团结力量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与广阔的理想。
  • 蜃气:代表了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 虬髯:体现智慧与历史的沉重感。
  • :象征着外敌入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鲲”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危险
    C. 失败

  2. 诗人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来克服困难? A. 独自努力
    B. 齐心协力
    C. 逃避现实

  3. “阮籍途真此日穷”中的“阮籍”指的是: A. 诗人
    B. 历史人物
    C. 地名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使至塞上》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使至塞上》同样描绘了边疆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对自然的赞美与感叹,而蔡国琳的《感事》则着重于历史的沉重与国家的命运。这种对比体现了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与表现手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朗上人 赠坚上人 赠淮西运干徐迫远 赠浮屠勤上人 渔家傲(和董舍人令升三首) 渔家傲(和余子美对雪) 折丹桂(用前韵送赵彦翔省试) 折丹桂(用前韵送彦开弟省试) 宴桃源 宴桃源(和张文伯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八字的字 留阻 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仙乎仙乎 页字旁的字 回光反照 弃甲负弩 贵而贱目 子字旁的字 三咽 言深交浅 韭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计禀 前例 悠然神往 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