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枕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1:38:07

诗句

卧闻赤脚鼾息,乐哉栩栩蘧蘧。

病夫心口相语,何日佳眠似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8:07

原文展示:

卧闻赤脚鼾息,乐哉栩栩蘧蘧。
病夫心口相语,何日佳眠似渠。


白话文翻译:

我躺着听见赤脚人打鼾,真是乐哉,神态自如。
病人心里和外面自言自语,何时才能像你那样安然入睡呢?


注释:

  • 赤脚:赤足,赤着脚。
  • 鼾息:打鼾的声音。
  • 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 蘧蘧:形容人安静、自在的样子。
  • 病夫:生病的人。
  • 心口相语:心中自言自语,指内心的思绪。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佳眠”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的状态,古人常常以睡眠比作一种理想的境界,代表着安宁和幸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范成大晚年,可能反映了他对生活安宁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在病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动荡与个人健康的矛盾,让他更加珍惜那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晓枕三首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卧闻赤脚鼾息”便带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赤脚打鼾的人似乎给了诗人一种放松与快乐的感受。这种生活的细节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宁静的氛围,也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接下来“乐哉栩栩蘧蘧”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愉悦感,展示出一种生活中最简单的快乐。

而“病夫心口相语”则转折了诗的情感,病人在病痛中独自思索,与外界的隔绝让他倍感孤独与无奈。他渴望像前者一样安然入睡,却又无奈于当前的境遇。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病人的苦闷与赤脚人的安详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呈现了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感受的复杂性。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睡眠的渴望,更是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们在忙碌与压力中,依然向往简单而纯真的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卧闻赤脚鼾息:我躺着听见赤脚人的打鼾声,表现出一种放松的状态。
  2. 乐哉栩栩蘧蘧:感叹这种状态是多么的快乐与自在,蘧蘧即为安详之意。
  3. 病夫心口相语:病人独自思考,内心的声音与外界的隔离。
  4. 何日佳眠似渠:渴望有一天能像他那样安稳入睡,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赤脚鼾息比作一种简单幸福的象征。
  • 对比:病人与赤脚人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病人的苦闷。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赤脚鼾息与病人自言自语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在病痛中对安宁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脚:象征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 鼾息:代表着平静和安宁。
  • 病夫:象征生活中的苦难与孤独。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对幸福与安宁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赤脚鼾息”指的是: A. 穿鞋打鼾的人
    B. 赤脚人打鼾
    C. 没有鼾声的人
    答案:B

  2. “病夫心口相语”中的“心口”是指: A. 心中的声音与外界的交流
    B. 口头的表达
    C. 身体的疾病
    答案:A

  3. 本诗的主题是: A. 对疾病的恐惧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晓枕三首》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范成大的诗更侧重于人内心的挣扎,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恬淡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泛舟送郑卿入京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宿羽亭侍宴应制 望春亭侍游应诏 南海乱石山作 杂曲歌辞。大酺乐 杂曲歌辞。妾薄命 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 送高郎中北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嵩高 齿字旁的字 开屯 相卖 長字旁的字 包含葩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疲于奔命 故作玄虚 宦场 投戈讲艺 包含稿的词语有哪些 行刑 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仗节死义 一朝一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