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8:07
卧闻赤脚鼾息,乐哉栩栩蘧蘧。
病夫心口相语,何日佳眠似渠。
我躺着听见赤脚人打鼾,真是乐哉,神态自如。
病人心里和外面自言自语,何时才能像你那样安然入睡呢?
本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佳眠”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的状态,古人常常以睡眠比作一种理想的境界,代表着安宁和幸福。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范成大晚年,可能反映了他对生活安宁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在病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动荡与个人健康的矛盾,让他更加珍惜那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状态。
《晓枕三首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卧闻赤脚鼾息”便带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赤脚打鼾的人似乎给了诗人一种放松与快乐的感受。这种生活的细节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宁静的氛围,也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接下来“乐哉栩栩蘧蘧”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愉悦感,展示出一种生活中最简单的快乐。
而“病夫心口相语”则转折了诗的情感,病人在病痛中独自思索,与外界的隔绝让他倍感孤独与无奈。他渴望像前者一样安然入睡,却又无奈于当前的境遇。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病人的苦闷与赤脚人的安详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呈现了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感受的复杂性。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睡眠的渴望,更是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们在忙碌与压力中,依然向往简单而纯真的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赤脚鼾息与病人自言自语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在病痛中对安宁的渴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对幸福与安宁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赤脚鼾息”指的是:
A. 穿鞋打鼾的人
B. 赤脚人打鼾
C. 没有鼾声的人
答案:B
“病夫心口相语”中的“心口”是指:
A. 心中的声音与外界的交流
B. 口头的表达
C. 身体的疾病
答案:A
本诗的主题是:
A. 对疾病的恐惧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