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8:15
闲居二首
出门闻鸠语,秋思生春妍。
豆苗深没腰,稻花高出肩。
路旁两三叟,合爪感谢天。
老身幸不死,得见穰穰田。
眼中多少人,不能待丰年。
走出门外,听到杜鹃鸟的鸣叫,生发起秋天的思绪,竟然让春天的美好浮现心头。豆苗的生长已经没过了腰部,稻花的高度已超出了肩膀。在路旁有两三位老人,双手合掌感激上天。老身幸而没有死,得以见到这丰收的田野。眼前有多少人,不能再耐心等待丰年到来。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子恺,号惭愧,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关注社会民生,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的繁荣,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丰收景象,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恩。诗中反映了诗人闲居的宁静,以及对丰年和农民生活的思考。
《闲居二首》以闲适的生活状态为背景,展现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开篇便以“出门闻鸠语”引入,鸟鸣声勾起了诗人对秋天的思绪,表现出秋思的缠绵和浓烈。接着,诗人描绘了豆苗和稻花的生长,展现出大自然的丰饶和生命的力量,寓意着丰收的期盼。特别是“豆苗深没腰,稻花高出肩”,生动地刻画了农作物的茁壮成长,象征着农民的辛勤付出与希望的实现。
在第三联中,诗人通过描写路旁的老人,表达对生活的感恩之情,老人们双手合掌,感激上天的赐予,显示出一种朴素的信仰和对生活的满足。最后一句“眼中多少人,不能待丰年”,则流露出对他人境遇的同情,暗示着世间依然有很多人因苦难而无法享受丰收的喜悦,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再现了诗人闲居时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传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此诗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的关注,表现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诗词测试:
诗中的“鸠语”指的是哪种鸟的叫声?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豆苗深没腰”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满足与感恩
B. 忧愁与失望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