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2:38
《沁园春》
后四年发箧见之,有感帝赐玄圭,臣妾潘衡,奴隶侯璋。因封还除目,见瞋鬼质,窜涂贽卷,取怨奇章。肯比寒儒,自夸秘宝,十袭庭寸许香。下岩石,要朝朝磨试,不论闲忙。何须狗监揄扬。这衡尺曾经圣手量。纵埋之地下,居然光怪,栖之梁上,亦恐偷将。蓬户无人,花村有犬,添几重茅覆野堂。交游少,约文房四友,泛浩摩苍。
在过去的四年中,我打开箱子发现了这件宝物,想起了皇帝赐予的玄圭,像臣妾潘衡和奴隶侯璋那样的身份。于是我重新封存了它,看到那些怒目而视的鬼神,排挤掉了贿赂的卷宗,选择了怨恨的奇异篇章。我怎么能和那些寒酸的书生相提并论,自夸拥有秘密的宝藏,十次袭来庭院的香气。即使在岩石之下,日日磨试,也不论我是否闲暇。何必听信那些狗监的夸耀。这把衡尺曾经被圣人所量度。即便埋在地下,依然光彩照人,栖息在房梁上,也恐怕被人偷走。在这无人居住的蓬户,花村里有几条狗,给野堂增添了几重茅屋。交际朋友少,约定文房四友,泛舟在浩渺的苍穹之下。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词人,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词多涉及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权力、身份和交友的思考,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沁园春》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四年前发现的宝物的感慨,深入探讨了个人身份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他在诗中将自己与历史人物潘衡、侯璋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身低微身份的反思。同时,诗人对“狗监”的讽刺和对“衡尺”的自信,显示了他对权威的蔑视和对真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深刻地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孤独与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个人价值的反思,揭示了在社会中位置的无奈,以及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沁园春》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狗监”代表什么?
诗中“衡尺”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沁园春》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却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刘克庄更加强调身份的压迫与孤独,而苏轼则在怀古中显示出对历史的思索与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