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2:40
送丁元晖知南海
作者:刘克庄
不用急符催,先行要看梅。
岁时亲祭海,休沐必登台。
鲍井聊供饮,韩碑待拭苔。
遥知蛮俗喜,令尹带琴来。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丁元晖前往南海的情感。诗人告诫他不必急于出发,先去欣赏梅花。每年时节都会亲自祭海,休闲时必定会去登台远眺。鲍井的水可以供饮用,韩碑旁的苔藓等着清理。远远地知道南方的蛮族也喜欢音乐,希望地方官能带来琴瑟。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静之,号白云山人,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擅长词和诗,尤其以豪放、清新见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友人的关心。诗中提到祭海与欣赏梅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送丁元晖知南海》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开篇“不用急符催”,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放松的态度,似乎在说,人生不必急于求成,要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好。这种情感在后面的“先行要看梅”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暗示着在即将离开的友人身上也应有这样的品质。
接下来的“岁时亲祭海,休沐必登台”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和自然的依恋。祭海的习俗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而“登台”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在“鲍井聊供饮,韩碑待拭苔”中,鲍井和韩碑则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对历史的敬畏,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文化的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遥知蛮俗喜,令尹带琴来”则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想象,表达了对友人前往南海后能够享受生活、传播文化的期望。这种情感的流动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暖与期待,表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丁元晖的关心与祝福,寄托了对自然、文化和未来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及人际关系的和谐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急符催”指的是什么?
A. 朋友的催促
B. 不必急于出发
C. 急于求成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高洁
C. 坚韧
D. 以上皆是
“鲍井聊供饮”中鲍井象征什么?
A. 清澈的水源
B. 文化的传承
C. 友谊的象征
D. 高洁的品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