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8:1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8:14:13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美丽的花儿不愿与醉心香气的人分享。波光粼粼,似乎又怕春风一去,绿意成阴。那美玉的钿子又在哪里可以寻找呢?梦中木兰的双桨划过云端。小舟在水面上轻轻晃动,漫无目的地向孤山山下寻找那盈盈的倩影。春天里,翠鸟啼鸣不绝。
作者介绍: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臣,号白石,江西南昌人,宋代著名的词人和画家。他的词以清丽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丙辰冬,作者自无锡归来,经历了春冬交替的时节,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孤寂,因而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春天的眷恋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鬲溪梅令》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开头“好花不与殢香人”,便以花的自持与人的贪恋形成鲜明对比,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下来的“浪粼粼”则通过对水面波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的流逝。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对“玉钿”的思索和对“木兰双桨”的描绘,隐喻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最后一句“翠禽啼一春”则用鸟鸣作为春天的象征,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受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思索,展现了姜夔作为一位词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好花不与殢香人”中的“殢香人”是指什么?
“翠禽啼一春”中提到的“翠禽”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