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1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15:15
金神夜猎图二首
作者: 姜夔
后宫婵娟玉女,自鞚八尺飞龙。
两两鸣鞭争导,绿云斜坠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后宫美丽的女子,骑着八尺高的飞龙。她们挥舞着鞭子,争相引导飞龙,绿云在春风中斜斜地飘落,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夜猎图景。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传统典故,但“飞龙”象征着权力与尊贵,常在古代文人作品中出现,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清丽见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与人文的结合,风格独特。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经历过战乱,形成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政治动荡,社会变革频繁,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意象与神秘的场景,表达内心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猎的神秘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首句“后宫婵娟玉女,自鞚八尺飞龙”,描绘了后宫的女子骑着飞龙的场景,既展示出女子的美丽,又暗含着她们的威严与力量。接下来的“两两鸣鞭争导”,传达出一种动感,仿佛可以听到鞭声回响,飞龙奔腾而出。最后一句“绿云斜坠春风”则将整个画面置于春天的背景之中,带有一种轻盈与生机。整首诗融合了动与静、现实与梦幻,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性的赞美,展现了美丽与力量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飞龙”象征什么?
“鸣鞭争导”体现了哪种情感?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将本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然而《金神夜猎图二首》更注重于描绘人间的美与神秘,而《庐山谣》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雄伟与人情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