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3:11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
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嚬效半开时。
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
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这首诗描绘了白莲的纯洁与高雅,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深切喜爱。诗人以白莲的清丽与京兆夫人的妆容作比较,称其白如脂膏,令人心醉。莲花静静地摇曳,犹如美人轻舞,令人想起西施的娇羞。整夜的露水浸润着花瓣,宛如难以洗去的妆容,而白莲在波中屹立不动,表现出坚韧不拔的品格。诗人愿意成为水仙,与这朵白莲相约年年相见。从今以后,他将不再爱好红色的花朵,只愿折来白莲作伴,栽种于玉石铺成的池塘。面对阳光,白莲犹如酥油般滴水,微风中传来淡淡的香气,犹如雪花般的清新。吴王台下曾开多少白莲,似乎都像是西施那抹素雅的妆容。
皮日休,字梦得,号青莲,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朝廷,但因直言敢谏而遭贬,后隐居于南方。皮日休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咏物诗。
《咏白莲》写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高度发展。诗人通过描绘白莲,表达了自己对清雅、纯洁事物的向往,反映出当时文人对道德与情操的追求。
《咏白莲》是一首清丽脱俗的咏物诗,通过对白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与纯洁的追求与热爱。诗中的白莲不仅是一种花卉,还是一种象征,代表着高洁、清雅的品德。诗人在开篇便以“腻于琼粉白于脂”来形容白莲的颜色,展现出对其美丽的赞美。接着,诗人将白莲与京兆夫人和西施进行对比,强调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宁静的气质。
诗中“通宵带露妆难洗”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白莲在清晨露水滋润下的娇嫩与妩媚,反映出白莲如同女性的妆容一般,既美丽又难以保持。诗人愿作水仙,表达出与白莲心灵相通的渴望,显示了他对这种清纯之美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不仅让人感受到白莲的美丽,也引发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诗人在最后以“吴王台下开多少”一句,点明白莲与美人的关联,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情感。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内心渴望追求清高品德的情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白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洁、高尚品德的向往和追求,反映出对红尘喧嚣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京兆夫人”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性
B. 高洁的品质
C. 自然景物
诗人愿作什么?
A. 红花
B. 水仙
C. 西施
诗中“通宵带露妆难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的追求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红色花朵的喜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