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28
原文展示:
题扇二首 张耒 〔宋代〕
越衫罗薄逆新凉, 扇剪青绡秋水光。 花前一把罗敷手, 直到花残襟袖香。
白话文翻译:
穿着薄薄的越地丝绸衫,迎接初秋的凉意, 扇子是用青绡剪成的,闪烁着秋水的光泽。 在花前,轻轻挥动着罗敷的手, 直到花儿凋谢,衣襟和袖口仍留有花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初秋时节,感受到季节变化时所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的变换和女子的优雅姿态。诗中通过对衣物的描写,传达了初秋的凉爽和女子的温婉,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初秋的场景,通过对衣物的描写传达了季节的变换和女子的优雅姿态。首句“越衫罗薄逆新凉”,用“越衫罗薄”形容衣物的轻盈,而“逆新凉”则表达了迎接初秋凉意的愉悦心情。第二句“扇剪青绡秋水光”,以“秋水光”形容扇子的光泽,增添了诗意的清新感。后两句“花前一把罗敷手,直到花残襟袖香”,通过“罗敷手”和“襟袖香”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温婉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时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通过对衣物的描写和女子的优雅姿态,传达了季节的变换和作者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越衫罗薄”形容的是什么? A. 越地的丝绸衣物 B. 越地的薄纱 C. 越地的薄布 D. 越地的薄纸
“扇剪青绡秋水光”中的“秋水光”比喻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水 B. 扇子的光泽 C. 秋天的光 D. 扇子的形状
诗中“花前一把罗敷手”中的“罗敷手”指的是什么? A. 女子的手 B. 男子的手 C. 孩子的手 D. 老人的手
诗中“直到花残襟袖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花儿的喜爱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衣物的喜爱 D. 对季节变换的感慨
答案:1. A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