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5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59:48
十三日雪後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作者: 梅尧臣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
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监,河冰卧玉碗。
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在堤岸上,残留的风雪依旧,桥边的酒楼热闹非凡。
我靠在马鞍上,心情已然消沉,倚靠栏杆,听着美妙的歌声。
海面上的月亮似金子般明亮,河里的冰层如玉碗般平滑。
往年在洛阳的醉酒时光,偏偏让我想起了董糟丘。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惭庵,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仕途坎坷。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以描写山水和咏史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雪后,表现了作者在冬日景色中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忆。
梅尧臣的《十三日雪後晚过天汉桥堤上行》是一首将景与情融合的优秀作品。诗的开篇以“堤上残风雪”引入,描绘出冬日苍凉的景象,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雪的覆盖下。接着,诗人转向桥边的酒楼,热闹的氛围与前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一句,诗人以马鞍与栏杆作为依靠,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尽管周围的歌声动听,内心的失落却难以掩盖,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海月开金监,河冰卧玉碗”则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月光和河冰的比喻使得意境更加精致,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最后一句“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董糟丘是一个饮酒作乐的象征,诗人通过回忆往昔,抒发了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表现了人在面对现实的孤独时,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盛酒楼”指的是?
“海月开金监”中的“金监”指的是?
诗人回忆的地方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