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中甫兄之淮南》

时间: 2025-04-28 02:52:44

诗句

忆昔湖阴道,边声日夜闻。

远峰明积雪,叠鼓堕层云。

未叹河山异,常忧玉石焚。

三年真一梦,相见且论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52:44

原文展示:

忆昔湖阴道,边声日夜闻。
远峰明积雪,叠鼓堕层云。
未叹河山异,常忧玉石焚。
三年真一梦,相见且论文。

白话文翻译:

回忆以前在湖边的阴道,
那里的边声日日夜夜响起。
远处的山峰上积雪闪烁,
像重重的鼓声从层云中落下。
我并不感叹河山的变化,
常常忧虑玉石会被焚烧。
三年的时光就像一场梦,
相见时只想聊聊文章。

注释:

  • 湖阴道:指湖边的阴凉小路。
  • 边声:指边境的声音,通常是指战斗或喧闹的声响。
  • 明积雪:积雪在阳光下明亮。
  • 叠鼓:形容雪层的厚重,像鼓声一样叠加。
  • 玉石焚:比喻珍贵的东西遭到毁灭。
  • 真一梦:形容三年时光如梦般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韩元吉的朋友中甫兄前往淮南之际,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人的祝福,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怀旧的情绪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思念。首联“忆昔湖阴道,边声日夜闻”以湖边的环境引入,边声似乎在提醒着诗人那段难忘的时光。接着“远峰明积雪,叠鼓堕层云”,诗人以雪景的明亮与层云的沉重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人生的复杂和变幻。后三句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未叹河山异,常忧玉石焚”,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担忧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最后一句“相见且论文”则是诗人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充满了温情与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忆昔湖阴道:怀念过去在湖边的阴凉小路。
    • 边声日夜闻:那里不断传来边境的声音,体现出诗人对往事的留恋。
    • 远峰明积雪:远处的山峰上覆盖着明亮的积雪,给人以清新之感。
    • 叠鼓堕层云:形容雪的厚重像鼓声般从云层中落下,丰富了视觉的层次感。
    • 未叹河山异:诗人不感叹山河的变化,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 常忧玉石焚:对珍贵事物的担忧,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敏感。
    • 三年真一梦:三年的时光就像一场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相见且论文:期待与友人的重聚,只想聊聊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与鼓声相比,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语言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社会变迁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湖阴道:象征怀旧与宁静。
  • 边声:暗示动荡与不安。
  • 远峰积雪:代表纯洁与美好。
  • 玉石焚:象征珍贵事物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湖阴道”指的是: A. 湖边的小路
    B. 湖中的小岛
    C. 湖的对岸

  2. 诗人对“玉石焚”的担忧主要反映了: A. 对珍贵事物的珍惜
    B. 对未来的忧虑
    C. 对自然的热爱

  3. “三年真一梦”中的“三年”指的是: A. 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
    B. 诗人对过往的追忆
    C. 诗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韩元吉与李白的诗歌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偏向豪放,而韩元吉则更显细腻与柔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奉使丰陵职司卤簿,通宵涉路,因寄内 舟行夜泊 栖霞寺云居室 次滕老庄 酬裴杰秀才新樱桃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二首(一作刘禹锡诗) 玉台体十二首 其十一 锡杖歌送明 夏至日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旁春 儿字旁的字 包含喃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皱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贞不绝俗 曰字旁的字 万乘公相 牵强附会 残烧 呼牛也可,呼马也可 腐结尾的成语 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赋索 方字旁的字 狮威胜龙 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亲从 提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