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插秧歌》

时间: 2025-05-04 10:18:47

诗句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8:47

插秧歌

原文展示: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白话文翻译:

农夫把秧苗抛洒到田里,田妇接过秧苗。小儿在拔秧,大儿在插秧。
斗笠像是战斗的头盔,蓑衣如同战甲,雨水从头顶淋湿了肩膀。
叫他们吃早饭停歇片刻,低着头弯着腰不回答。
秧根还不牢固,秧苗还没种完,要照顾好鹅儿和小鸭子。


注释:

  • 田夫:指在田地里工作的男性农民。
  • 田妇:指在田地里工作的女性农民。
  • 抛秧:将秧苗抛撒到田里。
  • :接住、接过。
  • :斗笠,古代农民常用的遮阳或挡雨的工具。
  • 兜鍪:古代的一种头盔,形容斗笠的保护作用。
  • :蓑衣,防水的衣物,形容在雨天的工作状态。
  • :肩膀。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了插秧的场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劳与生活。诗中提到的斗笠和蓑衣,象征着农民在劳动中的坚韧和不怕艰辛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生动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深具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插秧歌》写于农忙时节,反映了当时农民在插秧季节的辛劳与家庭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农民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插秧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传递出一种朴实而生动的田园气息。诗的开头,农夫与田妇的默契配合,体现了家庭合作的温馨。小儿与大儿的参与,描绘了农村家庭的和睦与传承。

诗中“笠是兜鍪,蓑是甲”一联,形象地将农民的劳动与战斗相提并论,表现出农民在自然环境中与天气斗争的顽强精神。雨水的描写不仅突显了工作环境的艰辛,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的句子中,农民因忙碌而无暇回应,展现了他们对工作的专注与投入,反映了农村生活的真实状态。最后一句提到照看鹅儿与雏鸭,暗示着农民的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生计,还有对家庭和生活的责任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传达出一种质朴的美,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勤劳的赞美,是对农民劳动的一种深情致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田夫抛秧田妇接:描绘了夫妻间的合作,展示了农村家庭的和谐。
  2. 小儿拔秧大儿插: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分工,传达出代际传承的观念。
  3. 笠是兜鍪蓑是甲:比喻斗笠和蓑衣,形象地表现了农民在田间工作的艰辛。
  4. 雨从头上湿到胛:强调自然环境的恶劣,突显了农民的辛苦。
  5. 唤渠朝餐歇半霎:显示了农民忙碌的生活节奏,几乎无暇顾及休息。
  6. 低头折腰只不答:表现了农民对工作的专注与无奈。
  7. 秧根未牢莳未匝:描写插秧的细致与不易,反映出农民的责任感。
  8. 照管鹅儿与雏鸭:强调了农民生活的多重责任,既要耕作也要照顾家禽。

修辞手法:

  • 比喻:斗笠和蓑衣比作战斗装备,表现出农民的坚韧。
  • 拟人:将农民的辛劳与战斗的场景相结合,赋予了生活以生动的形象。
  • 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绘,展现了农民勤劳、坚韧的精神,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传递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秧苗: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开始,代表农民的辛勤与期待。
  • 斗笠与蓑衣:象征农民面对自然的勇敢与坚韧,体现出劳动的艰辛。
  • 鹅儿与雏鸭:代表家庭的责任与生活的多样性,体现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田夫和田妇分别在做什么?

    • A. 抛秧和插秧
    • B. 种地和浇水
    • C. 采摘和销售
  2. 诗中提到的“笠是兜鍪”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农民的工具
    • B. 农民的服装
    • C. 农民的斗笠
  3.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农民的辛劳与生活
    • B. 自然的美丽
    • C. 家庭的温暖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田园杂兴》——作者:范成大
  • 《农家》——作者:陆游

诗词对比:

  • 比较《插秧歌》和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两者都描绘了农村生活,但《夏日田园杂兴》更侧重于夏季田园的宁静与美好,而《插秧歌》则着重于农民的辛勤劳动,展现了不同的生活角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插秧歌》的诗意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倪汝敬谪官宜山 阮郎归 隋柳 采莲 送幻群法师 如空上人移居大云寺 早秋过郭涯书堂(一作郭劲书斋) 春日重至南徐旧居 送僧还南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廓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旉与 入孝出悌 钧冶 赤瑛盘 癶字旁的字 速报司 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施命发号 浅斟低酌 兹事体大 黑汁白汗 聚光镜 豸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