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0:07
春日行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新年刚过,我将启程出行。
春天的山峦郁郁葱葱,春日的阳光明媚灿烂。
园中的鸟儿,发出许多美妙的声音。
梅花刚开始开放,柳树也开始泛出嫩绿。
我乘着小舟,齐心划桨,水面微微荡漾。
奏起采菱的乐曲,歌唱鹿鸣的欢快。
微风轻轻吹起,水波轻轻荡生。
琴弦也开始振动,酒杯也倾倒流出。
我走进莲池,折下桂枝。
轻盈的衣袖摇动,芬芳的绿叶披散。
彼此相思,却都不知对方的心意。
作者介绍: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生活在乱世中,以其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春日行》创作于春日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爱情的惆怅与思念,反映出他在动荡时代中渴望宁静生活的心情。
这首《春日行》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旅行情景,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开头几句中,诗人表达了新年将至,内心的激动与期待。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春天中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象:春山郁葱、梅花初绽、柳树吐绿,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令人心旷神怡。
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泛舟舻”、“奏采菱”、“歌鹿鸣”等,生动地再现了春日游玩的场景,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欢快的氛围。诗人在描绘春景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尤其是最后两句“相思,两不知”,则突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让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透出一丝惆怅。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相连,情感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成为古诗中描绘春天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流露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思念。诗人在享受春日游玩的快乐时,也不禁回忆起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欢快又略带忧伤,充满了深刻的情感。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
诗词测试:
《春日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鲍照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梅始发,柳始青”,这两句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惆怅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鲍照的《春日行》和王维的《鸟鸣涧》均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但鲍照更侧重于描写春日游玩的欢快氛围,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偏向于欢乐,后者则更显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