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4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2:49
剑倚苍蒲,虎牵白艾,清尊满泛雄黄。四海天中,千古号端阳。刚刚五月逢初五,近短至书云夜渐长。能续命,多少缠绵彩缕,沐浴兰汤。信是怀沙堪吊,飞凫一时竞渡,泽畔悲凉。今作欢娱,谁断汨罗肠。红裙妒杀榴花色,看眉黛凝萱草夺将。笑粉团角黍,小弓戏射,中者先尝。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诗人倚靠在苍翠的蒲草旁,手中握着象征着勇猛的虎符,酒杯中飘浮着雄黄酒。诗人感叹四海之内,历史悠久的端午节,正值五月初五,正好是白昼变短、夜晚渐长的时候。传说中可以延续生命的药草缠绕在一起,沐浴在兰汤中。诗人想起怀沙的悲情,竞渡的飞凫们,泽边的悲凉景象。如今却是欢庆的时刻,谁能割舍这汩汩的愁肠?那红裙子妒忌了石榴花的艳丽,眉黛凝聚的萱草也为之动心。欢声笑语中,粉团、角黍飘香,小弓戏射,胜者先尝美味。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开头以“剑倚苍蒲,虎牵白艾”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充满力量的气氛,象征着节日的神圣和勇气。接着,诗人回顾历史,提到“千古号端阳”,让人感受到这个节日的悠久与传承。
在对节日的描绘中,诗人不仅关注到节日的欢庆,更深刻地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感怀,如“信是怀沙堪吊”,表现出一种悲伤与怀念。通过对飞凫竞渡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竞争,又通过“泽畔悲凉”暗示着内心的愁苦与对过去的追忆。
全诗结尾部分,转向欢乐的庆祝,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的温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剑倚苍蒲”)、对仗(如“飞凫一时竞渡,泽畔悲凉”)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表现力。
主题思想: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结合历史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生命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