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压酒》

时间: 2025-04-26 10:15:25

诗句

酒到刘伶坟,斯人已枯槁。

不如营糟丘,吾将此中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25

原文展示:

压酒 姜特立 〔宋代〕

酒到刘伶坟,斯人已枯槁。 不如营糟丘,吾将此中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酒到了刘伶的坟墓,这位酒仙已经化作枯骨。与其如此,不如营造一个酒糟堆成的小丘,我愿意在这里终老。

注释:

字词注释:

  • 刘伶:西晋时期的著名酒仙,以嗜酒著称。
  • 枯槁:形容人死后尸体干瘪的样子。
  • 糟丘:用酒糟堆积成的小山,比喻酒的堆积。

典故解析:

  • 刘伶:刘伶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与阮籍、嵇康等人并称“竹林七贤”,以放荡不羁、嗜酒如命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酒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酒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刘伶的坟墓和自己的酒糟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刘伶坟墓的提及,引出了对酒的深刻思考。刘伶作为历史上著名的酒仙,其坟墓象征着酒的极致和人生的终结。然而,作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终结,而是提出了“不如营糟丘,吾将此中老”的设想,表达了对酒的无限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糟丘”不仅是酒的象征,也是作者理想生活的缩影,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酒到刘伶坟,斯人已枯槁。”:通过提及刘伶的坟墓,引出了对酒的思考,刘伶的枯槁形象象征着酒的极致和人生的终结。
  • “不如营糟丘,吾将此中老。”:提出了一个与刘伶坟墓相对的设想,即营造一个酒糟堆成的小丘,表达了对酒的无限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糟丘”比喻酒的堆积,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刘伶坟墓和糟丘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酒和自由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酒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酒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刘伶坟:象征酒的极致和人生的终结。
  • 糟丘:象征酒的堆积和自由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刘伶”是指: A. 宋代诗人 B. 西晋酒仙 C. 唐代文学家 D. 明代画家

  2. “糟丘”在诗中象征着: A. 酒的极致 B. 酒的堆积 C. 人生的终结 D. 自由生活的理想

  3.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酒的厌恶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人生的悲观 D. 对酒的极致追求

答案: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饮酒》: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姜特立《压酒》:两者都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但李白更多地展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而姜特立则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姜特立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酒文化史》:有助于了解酒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查询

上岑水岭二首 半山寺三首 明发四望山,过都昌悬,入彭蠡湖 得亲老家问 和曾无疑赠诗语及欧阳公事 送王长文赴上庠 赠蜀中相士范思齐往全州见万先之教授 书莫读 昼睡闻鴈 感秋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日万几 末调 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怙恶不改 竹字头的字 枫叟 青虚 饮河鼹鼠 邑字旁的字 枉费心力 扯结尾的成语 包含俵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矩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侧阶 证据确凿 绞丝旁的字 容美 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