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4:42
自古有秀色,
西施与东邻。
蛾眉不可妒,
况乃效其颦。
所以尹婕妤,
羞见邢夫人。
低头不出气,
塞默少精神。
寄语无盐子,
如君何足珍。
自古以来就有美丽的女子,西施和她的邻居们。
蛾眉(美丽的女子)是无法嫉妒的,更何况是模仿她的皱眉。
因此,尹婕妤(古代美人)羞于见到邢夫人。
她低下头来不敢抬起,显得十分没有精神。
寄语给无盐子(古代的美人名),你怎能如此珍贵?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尤其以五言和七言诗闻名。
《效古其二》写于李白人生的某个时期,可能是在他游历的过程中,对古代美人和当时社会审美观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美的探讨,反映了李白对美的欣赏与对人心的冷漠的批判。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意象丰富,通过对古代美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感悟与思考。开篇以“自古有秀色”引入,迅速将读者带入美的主题中。诗中提到的西施、尹婕妤和邢夫人,不仅是历史人物的引用,也是审美情感的寄托,体现了古代女性的美丽和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
诗中“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则表达了对美的嫉妒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模仿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比和对古代美人的描绘,揭示了美的相对性和主观性。最后一句“如君何足珍”,则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传达了对美的淡漠态度。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性、对嫉妒、对心灵深处的反思,展现了李白的深邃与智慧。
整首诗探讨了美的相对性和人性中的嫉妒心理,表现了对历史美人的敬仰和对当下美的冷静思考。通过对古代美的回顾,反思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西施是哪个朝代的美女?
A. 汉代
B. 唐代
C. 春秋
D. 战国
诗中提到的“蛾眉”主要是指什么?
A. 皱眉
B. 美丽的眉毛
C. 美丽的眼睛
D. 美丽的嘴唇
“低头不出气”描述的是怎样的心情?
A. 自信
B. 自卑
C. 快乐
D. 愤怒
李白与杜甫的作品都涉及美的主题,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感受和对美的冷静态度,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