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约书院诸友过石洞津检校堤役》

时间: 2025-04-28 07:59:15

诗句

天阔山头头,江空石齿齿。

清霜肃宇宙,物物露根柢。

是开明年春,万汇从此始。

人事胡不然,临流方识不。

断岸百尺悬,赤子命如寄。

示人亦真切,犹作秦越越眎。

我忧不能释,人谓我俗吏。

吏安能俗人,亦人自俗尔。

神天及游衍,忠信在参倚。

是间炯然存,精粗莫非事。

况逢道义友,眷眷不余弃。

至理互相发,俗氛安能滓。

夜寒人欲归,渔火飐汪泚。

照我方寸心,悠悠发长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59:15

原文展示

约书院诸友过石洞津检校堤役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原文内容:

天阔山头头,江空石齿齿。
清霜肃宇宙,物物露根柢。
是开明年春,万汇从此始。
人事胡不然,临流方识不。
断岸百尺悬,赤子命如寄。
示人亦真切,犹作秦越越眎。
我忧不能释,人谓我俗吏。
吏安能俗人,亦人自俗尔。
神天及游衍,忠信在参倚。
是间炯然存,精粗莫非事。
况逢道义友,眷眷不余弃。
至理互相发,俗氛安能滓。
夜寒人欲归,渔火飐汪泚。
照我方寸心,悠悠发长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高耸的山峰和宽广的江面。清晨的霜气使宇宙显得肃穆,万物都露出了它们的根基。春天的到来将万象更新,人事为何不也如此呢?在流水旁边,才真正明白生命的短暂与寄托。悬崖峭壁,赤子心如同寄托在外。所示之事也确实清晰,仍旧像古代的秦越之地。我忧虑却无法释怀,别人却认为我只是个俗吏。然而,吏又如何能俗呢?其实,都是人自我沉沦。神灵与逍遥的生活,忠信在于相互依赖。这些道理在这里熠熠生辉,粗与细并无二致。更何况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之间的情谊更是无所舍弃。真理相互启发,世俗的气氛又怎能污秽?夜深人欲归,渔火在水面上摇曳。照亮我内心的迷惘,悠然发出长长的叹息。

注释

  1. 天阔山头头:形容天空辽阔,山头高耸。
  2. 江空石齿齿:江面空阔,石头如同齿牙。
  3. 清霜肃宇宙:清晨的霜气使得宇宙显得肃穆。
  4. 万汇从此始:万象更新,从这里开始。
  5. 赤子命如寄:赤子之心,生命如同寄托。
  6. 秦越越眎:古代的秦国与越国,指的是历史的沉浮。
  7. 俗吏:平凡的官吏,指的是社会上的普通人。
  8. 忠信在参倚:忠信依赖于彼此之间的信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叔茂,号澄斋,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书法家,生于1200年,卒于1270年。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学识著称,作品多关注自然、人生哲理及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游历石洞津的过程中,描绘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及对人事的思考,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约书院诸友过石洞津检校堤役》是一首表达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诗作。开篇从壮丽的自然景色入手,展现了山川的高大与江河的宽阔,给人以开阔之感。诗中通过清霜、万物、春天的变化,传达出生命的短暂与更新的哲理。作者在描绘自然的同时,引入了对人事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诗中提到“赤子命如寄”,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显示出人生的脆弱和寄托的主题。魏了翁对俗人的批判,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他在这首诗中提到的“忠信在参倚”,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自然景观引申到人生哲理,最后以渔火点亮诗人的内心,表达了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的渴望。夜深时分,归家的渔火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心灵的归属,给人以温暖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阔山头头:表现自然景色的浩瀚,传达一种开阔的心境。
  2. 江空石齿齿:描绘江水的辽阔与石头的坚硬,反映自然的力量。
  3. 清霜肃宇宙:通过清晨的霜气,营造出一种清冷与肃穆的氛围。
  4. 万汇从此始:强调春天的到来是万象更新的开端。
  5. 人事胡不然:引发对人事的思考,质问人为何不如自然般变化。
  6. 临流方识不:在流水旁边,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
  7. 断岸百尺悬:描绘悬崖的危险,暗示生命的脆弱。
  8. 赤子命如寄:表现赤子之心与生命寄托的主题。
  9. 示人亦真切:真实的事物显现出来,反映古代的历史沉浮。
  10. 我忧不能释:表达内心的忧虑与困惑。
  11. 人谓我俗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反映社会的偏见。
  12. 吏安能俗人:质疑官吏的身份与定义。
  13. 神天及游衍:强调精神与自由生活的重要性。
  14. 忠信在参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支持是关键。
  15. 是间炯然存:道理在此熠熠生辉。
  16. 精粗莫非事:粗与细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
  17. 况逢道义友:提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强调友情的重要性。
  18. 至理互相发:真理之间相互启发,推动思考。
  19. 俗氛安能滓:世俗的气氛又何能污秽真理。
  20. 夜寒人欲归:夜深寒冷,诗人内心渴望归家。
  21. 渔火飐汪泚:渔火摇曳,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2. 照我方寸心:渔火照亮了诗人的内心,反映内心的迷惘。
  23. 悠悠发长喟:最后的叹息,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赤子命如寄”,用寄托比喻生命的脆弱。
  2. 拟人:如“渔火飐汪泚”,渔火如同有生命一般在水面上摇曳。
  3.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自然与人生的辩证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启示了人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真理、友情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高尚与坚韧。
  2. :代表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3. :象征着清冷与肃穆,暗示生命的短暂。
  4. 渔火:象征着归属与希望,照亮内心的迷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赤子命如寄”是什么意思?

    • A. 人生短暂,生命如同寄托
    • B. 人的心灵是寄托
    • C. 生命是无常的
    • D. 以上都是
  2.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的?

    • A. 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 B. 友情的重要性
    • C. 对社会的批判
    • D. 以上都不是
  3. “夜寒人欲归”的意思是?

    • A. 夜晚的寒冷让人想回家
    • B. 夜晚的寒冷让人感到孤独
    • C. 夜晚的寒冷是自然的一部分
    • D. 人们在夜晚会感到温暖

答案

  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2.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1. 《约书院诸友过石洞津检校堤役》与《饮酒》:两者均关注自然与人生,但魏了翁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而陶渊明则强调个人的隐逸生活。
  2. 《约书院诸友过石洞津检校堤役》与《山居秋暝》:王维的诗歌更偏向于描绘自然的美,而魏了翁则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结合,更显深邃。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包含魏了翁及其 contemporaries 的诗作。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讲解古诗词的技巧与鉴赏方法。
  3. 《魏了翁研究》:专门研究魏了翁生平与作品的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落梅风·楼台小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落梅 落梅风·山无数 梦扬州 梦扬州 燕亡久矣,秋夜入梦,依依平生,次淮海韵记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十月怀胎 見字旁的字 包含曳的成语 糹字旁的字 乱码 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妄之灾 麻痺不仁 包含郎的成语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驭上宾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骨字旁的字 茹黄 五尺童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