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0:42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河外吹沙尘,江南水无津。
骨肉常万里,寄声何由频。
我随简书来,顾影将一身。
留我左右手,奉承白头亲。
小邦王事略,虫鸟声无人。
王甥解鞍马,夜语鸡唤晨。
母慈家人肥,女惠男垂绅。
有田为酒事,豚韭及秋春。
生涯得如此,旧学更光新。
索去何草草,小留慰艰勤。
百年才一炊,六籍经几秦。
要知胸中有,不与迹同陈。
郢人怀妙质,聊欲运吾斤。
在河外,沙尘随风而起,江南的水面却没有渡口。
骨肉相隔万里,声音传递又如何频繁呢?
我带着简书来到,照镜子时只见自己一人。
请你留我在左右手边,恭敬地奉承我的白头亲人。
小国的王事寥寥,虫鸣鸟叫声无人回应。
王甥解下鞍马,夜里与鸡鸣相伴到晨。
母亲慈爱,家人富足,女儿贤惠,儿子穿着绅士服。
有田地可供酒事,猪和韭菜在秋春的季节繁盛。
生涯如此,旧学更显光辉。
索求一切何必草率,稍稍留下慰藉艰辛。
百年只需一顿饭,六籍书中有几多秦。
要知道胸中有才,不能与外表同陈列。
郢人怀有美好的品质,聊想运用我手中的斤。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居士,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诗风兼具清丽与豪放,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深思。开篇的“河外吹沙尘,江南水无津”将诗人身处的环境与心境对比,生动地表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惆怅。之后,诗人通过对骨肉相隔的感叹,传达对亲情的珍视。诗中提及家人和亲朋,描绘了生活的温馨与繁荣,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亲情的渴望。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更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抒情的同时,也透出对旧学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黄庭坚的深邃思考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与亲情,深刻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生活的琐碎,在孤独与温暖中寻求一种平衡。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外”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黄河以外
B. 江南
C. 长江
诗人希望留在谁的身边?
A. 朋友
B. 亲人
C. 同事
“虫鸟声无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宁静与孤独
C. 友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