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玉山道中有感二首》

时间: 2025-07-27 11:14:28

诗句

寂寞新阡草未长,一身千里路茫茫。

秋风解染愁人泪,枫叶能红菊亦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14:28

原文展示:

寂寞新阡草未长,一身千里路茫茫。
秋风解染愁人泪,枫叶能红菊亦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孤独的心情:在新开的田埂上,草还没有生长,我独自一人走了千里,感到路途迷茫。秋风吹来,染上了我的愁苦,泪水与秋风交织;枫叶已经变红,而菊花也渐渐变黄。

注释:

  • :田埂,田间的小路。
  • 茫茫:形容无边无际,迷失方向。
  • 解染:解开、显露的意思,这里形容秋风带来的情感。
  • 愁人泪:形容因愁苦而流下的眼泪。
  • 枫叶能红,菊亦黄:描绘秋天的景色,枫树的叶子因秋天而变红,菊花则是秋季的代表花卉,逐渐变黄。

典故解析:

  • 枫叶与菊花:枫叶代表着秋天的萧瑟,菊花则象征着坚韧与长寿。此外,菊花在古代文化中常与高洁、品德相连。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秋季,正值诗人旅行途中,触景生情,借景抒怀,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通过“新阡草未长”和“一身千里路茫茫”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旅途情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随着秋风的到来,情感愈加浓烈,愁苦与泪水交融,暗示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诗中的“枫叶能红,菊亦黄”不仅描绘出秋天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人生的变化与无常,形成了一种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整体上,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细腻情感与观察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寂寞新阡草未长”:描绘孤独的环境,未生长的草彰显出一片冷清。
    • “一身千里路茫茫”:表现旅途的漫长与迷茫,体会到一人行走的孤独。
    • “秋风解染愁人泪”:秋风带来的不仅是季节的变化,还有愁苦的情感。
    • “枫叶能红菊亦黄”:秋的标志,枫叶与菊花的对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与愁人泪相结合,生动形象地传达内心感受。
    • 对仗:如“枫叶能红,菊亦黄”,形成音韵和谐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深远的哲理。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秋风:代表着变迁与愁苦。
    • 枫叶: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阡”字的意思是:

      • A. 小路
      • B. 大道
      • C. 山川
      • D. 河流
    2.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孤独感?

      • A. 秋风
      • B. 新阡
      • C. 枫叶
      • D. 菊花
    3. 诗中的“愁人泪”指的是:

      • A. 欢喜的眼泪
      • B. 伤心的眼泪
      • C. 愤怒的眼泪
      • D. 释然的眼泪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李弥逊的此诗,都表达了对亲人或故乡的思念之情,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亲情的温暖,而李弥逊的诗则强调孤独与迷茫的感受。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批赵氏卷 题商山庙 送穆郎中赴阙 送僧二首 戏高侍御七首 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 嘲飞卿七首 寄周繇求人参 嘲元中丞(一作襄阳中堂赏花为宪与妓人戏语潮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邀勋 冬扇夏炉 龜字旁的字 交辨 玉字旁的字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泼冷水 衣字旁的字 包含怕的成语 大人先生 造端倡始 章炳麟 清宫除道 王节 皮字旁的字 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