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7:37
《奉怀粹之戏成》
作者:李弥逊 〔宋代〕
期人不至伤秋晚,
觅句无工愁夜长。
谁与寒窗催好梦,
几重白氎一盂香。
这首诗写道:
期待的人迟迟未到,让我在秋天的傍晚感到伤感;
寻求诗句却毫无灵感,愁闷的夜晚显得漫长。
谁能在寒冷的窗前催促美梦的来临呢?
几层白色的纱帐之下,一盂香气弥漫。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诗中表现出的孤独、思念和愁苦情绪,常见于古代诗词,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李弥逊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细腻入微。
此诗创作于秋末,正值思念之际,诗人因期盼某人而感到失落,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
《奉怀粹之戏成》是一首表现思念与孤独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开篇“期人不至伤秋晚”直入主题,透出一种对期待的失落感,秋天的晚景在此时显得尤为凄凉,仿佛在映衬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觅句无工愁夜长”则描绘了孤独夜晚的漫长,诗人在无聊的夜色中,试图寻求灵感,却又无从下手,情感愈发沉重。
“谁与寒窗催好梦”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与无奈,寒窗之下的孤独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感的对撞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邃。最后一句“几重白氎一盂香”则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白氎象征着纯洁与希望,而“香”则是诗人心中那一抹温暖的回忆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渴望美好事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共鸣。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思念与孤独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情感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期人不至伤秋晚”表达了什么情绪?
“觅句无工愁夜长”中“无工”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寒窗”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