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怀粹之戏成》

时间: 2025-08-04 08:06:42

诗句

期人不至伤秋晚,觅句无工愁夜长。

谁与寒窗催好梦,几重白氎一盂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06:42

原文展示

《奉怀粹之戏成》
作者:李弥逊 〔宋代〕

期人不至伤秋晚,
觅句无工愁夜长。
谁与寒窗催好梦,
几重白氎一盂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
期待的人迟迟未到,让我在秋天的傍晚感到伤感;
寻求诗句却毫无灵感,愁闷的夜晚显得漫长。
谁能在寒冷的窗前催促美梦的来临呢?
几层白色的纱帐之下,一盂香气弥漫。

注释

  • 期人:期待的人,指作者所心系的人。
  • 伤秋晚:秋天的晚景令人伤感。
  • 觅句:寻找诗句。
  • 无工:没有灵感,工,指才能、技艺。
  • 寒窗:寒冷的窗户,象征孤独的环境。
  • 催好梦:催促美梦的到来。
  • 白氎:白色的纱帐,象征轻盈和幽静。
  • 一盂香:一碗香气,象征希望和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诗中表现出的孤独、思念和愁苦情绪,常见于古代诗词,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细腻入微。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末,正值思念之际,诗人因期盼某人而感到失落,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奉怀粹之戏成》是一首表现思念与孤独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开篇“期人不至伤秋晚”直入主题,透出一种对期待的失落感,秋天的晚景在此时显得尤为凄凉,仿佛在映衬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觅句无工愁夜长”则描绘了孤独夜晚的漫长,诗人在无聊的夜色中,试图寻求灵感,却又无从下手,情感愈发沉重。

“谁与寒窗催好梦”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与无奈,寒窗之下的孤独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感的对撞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邃。最后一句“几重白氎一盂香”则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白氎象征着纯洁与希望,而“香”则是诗人心中那一抹温暖的回忆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渴望美好事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期人不至伤秋晚:期待的人没有来,伤感秋天的傍晚。
  2. 觅句无工愁夜长:寻找诗句却毫无灵感,愁闷的夜晚显得漫长。
  3. 谁与寒窗催好梦:谁能在寒冷的窗前催促美梦的到来?
  4. 几重白氎一盂香:几层白色的纱帐之下,一盂香气弥漫。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期人不至”和“觅句无工”,形成工整的对仗。
  • 隐喻:寒窗、白氎象征孤独与渴望,增强情感的传达。
  • 排比:通过“几重白氎”与“一盂香”的结构,形成层叠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思念与孤独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情感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晚:象征孤独、凋零与思念。
  • 寒窗:象征孤寂与思索。
  • 白氎:象征纯洁与希望。
  • :象征美好与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期人不至伤秋晚”表达了什么情绪?

    • A. 开心
    • B. 伤感
    • C. 愤怒
  2. “觅句无工愁夜长”中“无工”指的是什么?

    • A. 没有事
    • B. 没有灵感
    • C. 没有朋友
  3. 诗中提到的“寒窗”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答案

  1. B. 伤感
  2. B. 没有灵感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家国情怀。
  • 李白《静夜思》:思乡之情更为浓烈,意象简单而直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弥逊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薛邑侯 铁桥 青霞谷 凤凰谷 列仙坛 黍珠庵 聚霞峰 飞来峰 麻姑峰 泛月入罗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包含错的词语有哪些 玩日愒岁 包含凹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拙嘴笨舌 祖妈 倒八字的字 白玉浆 鸨合狐绥 扇惑人心 包含橹的词语有哪些 鸠集凤池 萧墙之衅 镸字旁的字 飞声腾实 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百团大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