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1: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18:41
四月一日三衢阻雨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小诗苦雨当云牋,
寄似南风一问天。
漏得银河乾见底,
却将什麽作丰年。
这首小诗描写了四月的雨天,诗人感到无奈与悲苦。就如同南风问天一般,寄托着他对天气的期盼。雨水不断,仿佛银河的水位都已经见底,难道这样还怎么能指望丰收的年景呢?
“银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天上的河流,象征着浩瀚与壮丽。这里的“漏得银河干见底”则表达了极度干旱的状况,寓意着失去希望的无奈。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被誉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此诗创作于四月,正值春季,然而诗人遇到了连绵的阴雨天气,心情难免受到影响。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气候与农作的关注。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天气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人在四月的雨天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奈与苦闷。他用“苦雨”来形容雨的沉重,显示出一种压抑的情绪。而“寄似南风一问天”则展现了他对春天暖风的渴望,似乎在呼唤着天公能放晴,让大地恢复生机。最后两句“漏得银河乾见底,却将什麽作丰年”更是将心中的无奈推向高潮,面对干旱的窘境,他对丰收的期盼与现实的矛盾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中不可控因素的无奈与反思。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透视了生活中的苦与乐。诗人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丰年希望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样的天气?
A. 晴天
B. 雨天
C. 风天
诗中“寄似南风”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期盼
C. 愤怒
诗人对丰年有什么看法?
A. 有希望
B. 没希望
C. 不确定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天气对人心情的直接影响,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融入了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前者忧伤而无奈,后者则充满豪情与思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