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至後入城道中杂兴十首》

时间: 2025-04-30 16:16:20

诗句

山路肩舆倦仆夫,家兄为我酒频沽。

卖薪人散知城近,啼柳乌忙觉日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6:20

原文展示:

至後入城道中杂兴十首
作者: 杨万里

山路肩舆倦仆夫,家兄为我酒频沽。
卖薪人散知城近,啼柳乌忙觉日脯。

白话文翻译:

在山路上,扛着行李的仆人因为疲倦而停下休息,我的兄长为了我而频频买酒。卖柴的人已经散去,知道城镇近了,啼叫的柳树和乌鸦也忙着提醒我时光的流逝。

注释:

  1. 肩舆:古代一种用肩扛的轿子。
  2. :疲倦、疲劳。
  3. 仆夫:仆人,指为人服务的人。
  4. 家兄:指作者的哥哥。
  5. 酒频沽:频频买酒,沽有“买”的意思。
  6. 卖薪人散:指卖柴火的人已经走散。
  7. 城近:说明城镇距离不远。
  8. 啼柳乌:柳树的啼叫声和乌鸦的鸣叫。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山路和入城的场景,表现了作者的归途心情,反映了人们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的旅途中,反映了他在归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路途的疲惫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归途的点滴,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以及旅途的疲惫。开头两句描写了仆人因疲倦而停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旅途的辛苦。接着,诗人提到哥哥为自己频频买酒,这不仅反映了兄弟间的情谊,也为旅途增添了温暖的色彩。最后两句则利用卖柴人散去、啼叫的柳树和乌鸦来暗示即将到达城镇,时间的流逝和归属感的增强。这种通过细节描写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使得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于归家的渴望与期待。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山路肩舆倦仆夫:在山路上,肩负重任的仆人感到疲倦,暗示旅途的艰辛。
    • 家兄为我酒频沽:兄长为我买酒,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与关怀。
    • 卖薪人散知城近:卖柴的人已经离去,说明距离城镇不远,暗示归家的迫切感。
    • 啼柳乌忙觉日脯:柳树和乌鸦的啼叫声提醒着时间流逝,象征着生活的节奏。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的疲惫与兄弟的关怀结合,形成鲜明对照。
    • 拟人:柳树和乌鸦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依恋以及旅途的疲惫,展现了人们在归途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1. 山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充满挑战与艰辛。
  2. 肩舆:暗示着负担与责任。
  3. :象征着温暖的亲情与生活的乐趣。
  4. 柳树与乌鸦:代表着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肩舆”指的是什么?

    • A. 轿子
    • B. 行李
    • C. 树木
    • D. 酒
  2. 诗人提到的“家兄”是指谁?

    • A. 哥哥
    • B. 朋友
    • C. 父亲
    • D. 祖父
  3. 诗中“卖薪人散”意味着什么?

    • A. 人多
    • B. 人少
    • C. 人去
    • D. 人来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至後入城道中杂兴十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但杨万里更注重旅途的细节与亲情的描绘,而陶渊明则侧重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后者则是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杨万里诗集》
  3.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一月十二日寒昭亭神 合门水 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送惠懃上人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送韩钦圣学士京西提刑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稻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去太去甚 厉爽 险结尾的成语 乛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砥砺琢磨 包含惶的成语 标律 疑惧 判若鸿沟 熬清受淡 蹿房越脊 牙字旁的字 包含易的词语有哪些 如虎得翼 齒字旁的字 梦游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