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折扬柳行》

时间: 2025-05-04 00:26:21

诗句

邈矣垂天景。

壮哉奋地雷。

丰隆岂久响。

华光但西隤。

日落似有竟。

时逝恒若催。

仰悲朗月运。

坐观琁盖回。

盛门无再入。

衰房莫苦开。

人生固已短。

出处鲜为谐。

慷慨惟昔人。

兴此千载怀。

升龙悲绝处。

葛藟变条枚。

寤寐岂虚叹。

曾是感与叹。

弭意无足欢。

愿言有余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6:21

原文展示:

折扬柳行 陆机 〔魏晋〕

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 丰隆岂久响。华光但西隤。 日落似有竟。时逝恒若催。 仰悲朗月运。坐观琁盖回。 盛门无再入。衰房莫苦开。 人生固已短。出处鲜为谐。 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 升龙悲绝处。葛藟变条枚。 寤寐岂虚叹。曾是感与叹。 弭意无足欢。愿言有余哀。

白话文翻译:

遥远的苍穹景象,壮丽的雷声震撼大地。 雷声怎能长久轰鸣,光辉只向西方倾斜。 太阳落下似乎有尽头,时光流逝总是催人老。 仰望明月的运行,坐着观看天盖的旋转。 兴盛的门庭不会再进,衰败的房屋不要苦苦开启。 人生本来就短暂,出仕与隐退很少和谐。 唯有古人慷慨激昂,兴起这千年的感慨。 升龙在绝境悲鸣,葛藤变成枝条。 无论是醒是睡,岂能虚叹,曾经感动与叹息。 心中无足的欢乐,只愿言说有余的哀愁。

注释:

  • 邈矣垂天景:邈,遥远。垂天景,指天空的景象。
  • 壮哉奋地雷:奋,震动。地雷,比喻雷声震动大地。
  • 丰隆岂久响:丰隆,雷声。岂久响,怎能长久轰鸣。
  • 华光但西隤:华光,光辉。西隤,向西方倾斜。
  • 日落似有竟:竟,尽头。
  • 时逝恒若催:恒,总是。催,催促,比喻时光催人老。
  • 仰悲朗月运:朗月,明亮的月亮。运,运行。
  • 坐观琁盖回:琁盖,天盖。回,旋转。
  • 盛门无再入:盛门,兴盛的门庭。无再入,不会再进。
  • 衰房莫苦开:衰房,衰败的房屋。莫苦开,不要苦苦开启。
  • 人生固已短:固,本来。
  • 出处鲜为谐:出处,出仕与隐退。鲜为谐,很少和谐。
  • 慷慨惟昔人:慷慨,激昂。惟,唯有。昔人,古人。
  • 兴此千载怀:兴,兴起。千载怀,千年的感慨。
  • 升龙悲绝处:升龙,比喻英雄。悲绝处,在绝境悲鸣。
  • 葛藟变条枚:葛藟,葛藤。变条枚,变成枝条。
  • 寤寐岂虚叹:寤寐,醒与睡。岂虚叹,岂能虚叹。
  • 曾是感与叹:曾是,曾经。感与叹,感动与叹息。
  • 弭意无足欢:弭意,心中。无足欢,无足的欢乐。
  • 愿言有余哀:愿言,只愿言说。有余哀,有余的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陆机在文学上成就颇高,尤其擅长五言诗,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凝练。《折扬柳行》是其代表作之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折扬柳行》创作于魏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多有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陆机在这首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古人慷慨激昂精神的怀念。

诗歌鉴赏:

《折扬柳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五言古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诗人在“日落似有竟,时逝恒若催”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而在“仰悲朗月运,坐观琁盖回”中则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人生境遇的描述,如“盛门无再入,衰房莫苦开”,以及对古人精神的怀念,“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命运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开篇以遥远的苍穹景象和壮丽的雷声震撼大地,营造出一种宏大的氛围,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2. “丰隆岂久响。华光但西隤。”:雷声怎能长久轰鸣,光辉只向西方倾斜,表达了时光易逝、事物无常的哲理。
  3. “日落似有竟。时逝恒若催。”:太阳落下似乎有尽头,时光流逝总是催人老,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易逝的感慨。
  4. “仰悲朗月运。坐观琁盖回。”:仰望明月的运行,坐着观看天盖的旋转,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5. “盛门无再入。衰房莫苦开。”:兴盛的门庭不会再进,衰败的房屋不要苦苦开启,表达了人生境遇的变迁与无常。
  6. “人生固已短。出处鲜为谐。”:人生本来就短暂,出仕与隐退很少和谐,进一步强化了人生短暂与命运无常的感慨。
  7. “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唯有古人慷慨激昂,兴起这千年的感慨,表达了对古人精神的怀念。
  8. “升龙悲绝处。葛藟变条枚。”:升龙在绝境悲鸣,葛藤变成枝条,隐喻了英雄末路与事物变迁。
  9. “寤寐岂虚叹。曾是感与叹。”:无论是醒是睡,岂能虚叹,曾经感动与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感慨的深刻体验。
  10. “弭意无足欢。愿言有余哀。”:心中无足的欢乐,只愿言说有余的哀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哀愁的深刻体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壮哉奋地雷”中的“奋地雷”比喻雷声震动大地,“华光但西隤”中的“华光”比喻光辉。
  • 拟人:如“日落似有竟”中的“日落似有竟”拟人化地表达了太阳落下的感觉,“时逝恒若催”中的“时逝恒若催”拟人化地表达了时光催人老的感觉。
  • 对仗:如“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中的“邈矣”与“壮哉”,“垂天景”与“奋地雷”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折扬柳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古人慷慨激昂精神的怀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佳作。

意象分析:

  • 邈矣垂天景:遥远的苍穹景象,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壮哉奋地雷:壮丽的雷声震撼大地,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丰隆岂久响:雷声怎能长久轰鸣,隐喻时光易逝、事物无常。
  • 华光但西隤:光辉只向西方倾斜,隐喻时光易逝、事物无常。
  • 日落似有竟:太阳落下似乎有尽头,隐喻时光易逝、事物无常。
  • 时逝恒若催:时光流逝总是催人老,隐喻时光易逝、事物无常。
  • 仰悲朗月运:仰望明月的运行,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坐观琁盖回:坐着观看天盖的旋转,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盛门无再入:兴盛的门庭不会再进,隐喻人生境遇的变迁与无常。
  • 衰房莫苦开:衰败的房屋不要苦苦开启,隐喻人生境遇的变迁与无常。
  • 人生固已短:人生本来就短暂,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出处鲜为谐:出仕与隐退很少和谐,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慷慨惟昔人:唯有古人慷慨激昂,隐喻对古人精神的怀念。
  • 兴此千载怀:兴起这千年的感慨,隐喻对古人精神的怀念。
  • 升龙悲绝处:升龙在绝境悲鸣,隐喻英雄末路与事物变迁。
  • 葛藟变条枚:葛藤变成枝条,隐喻事物变迁。
  • 寤寐岂虚叹:无论是醒是睡,岂能虚叹,隐喻对人生感慨的深刻体验。
  • 曾是感与叹:曾经感动与叹息,隐喻对人生感慨的深刻体验。
  • 弭意无足欢:心中无足的欢乐,隐喻对人生哀愁的深刻体验。
  • 愿言有余哀:只愿言说有余的哀愁,隐喻对人生哀愁的深刻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邈矣垂天景”中的“邈矣”是什么意思? A. 遥远 B. 壮丽 C. 宏大 D. 无常

  2. 诗中“壮哉奋地雷”中的“奋地雷”比喻什么? A. 雷声 B. 震动 C. 大地 D. 壮丽

  3. 诗中“华光但西隤”中的“华光”比喻什么? A. 光辉 B. 太阳 C. 月亮 D. 星辰

  4. 诗中“日落似有竟”中的“竟”是什么意思? A. 尽头 B. 开始 C. 中间 D. 结束

  5. 诗中“时逝恒若催”中的“恒若催”比喻什么? A. 时光 B. 催促 C. 流逝 D. 催人老

答案:

  1. A
  2. B
  3. A
  4. A
  5.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短歌行》曹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 《观沧海》曹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诗词对比:

  • 《短歌行》与《折扬柳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但《短歌行》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感慨,而《折扬柳行》则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古人精神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机集》:收录了陆机的诗文作品,是研究陆机文学的重要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选》:收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作,是研究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资料。
  • 《古诗十九首》:收录了魏晋时期的诗作,是研究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 夷门雪赠主人(是赠陆长源,陆有答诗) 劝友 暮秋感思 达士 自叹 饥雪吟 秋夕贫居述怀 病起言怀 访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解衣盘磅 王字旁的字 微波粼粼 刑仁讲让 包含帑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怜开头的成语 切云冠 谷字旁的字 一口所敌 皿字底的字 言字旁的字 一食万钱 本相毕露 黑油 包含锐的成语 包含横的成语 崖盐 井底捞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