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8:01
坟前花落锦成茵,
红粉何当化作尘。
剩有清词遗乐府,
尚留香骨恼情人。
风吹蒿里宣灵籁,
月印芳池误幻身。
最是杜鹃多怨绪,
年年啼血过残春。
坟前花瓣飘落,像华丽的锦缎铺成的草地,
那些红艳的花朵何时才能化为尘埃?
只剩下清新的词句留给了乐府,
香魂依旧困扰着情人。
微风吹过蒿草,传来灵魂的乐声,
明月映照芳香的池塘,误导了我幻化的身影。
最令人怨恨的,还是那杜鹃,充满了哀怨的情绪,
年年啼血,见证着残春的流逝。
作者介绍:黎邦瑊(约1580-1645),明代诗人,字卫和,号白云山人,来自江西。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末期,社会动荡,诗人借助对花与杜鹃的描绘,表达对逝去青春与爱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梅坳题石》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诗中通过花与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开篇以“坟前花落锦成茵”引入,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红粉化作尘土,隐喻着青春的消逝,令人感到无奈与悲伤。
接下来的“剩有清词遗乐府”,展现了诗人在面对逝去的美好时光时,所留下的仅是那些清雅的诗句与音乐。香骨的提及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情感的追忆,似乎在诉说着那些逝去的爱恋与情感的苦楚。
“风吹蒿里宣灵籁,月印芳池误幻身”一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风与月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幽怨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孤独与思念的交织。这种对自然的描写不仅是背景描绘,更是情感的抒发,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一句“年年啼血过残春”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杜鹃鸣叫的哀怨声中,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切反思与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情感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爱情的遗憾,表现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坟前花落锦成茵”意指什么?
“杜鹃”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